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孙清  

  • 论文(10)

高灵敏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孙清1,2李谷丰3邓乾民3刘杰民1,2时国庆2??

孙清 , 李谷丰 , 邓乾民 , 刘杰民 , 时国庆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31001

为实现对环境及食品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高灵敏检测,通过优化一系列试剂盒参数,研制了一步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优化后的包被缓冲液为90 mmol·L-1、pH 4.6的柠檬酸缓冲液,最佳反应pH值为7.4,抗体包被浓度为0.2μg·mL-1, HRP?BSA?AFB1稀释比为1/4000,标...

关键词: ELISA , 黄曲霉毒素B1 , 残留 , 试剂盒

聚碳酸酯/尼龙6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吴石山 , 孙清 , 张军 , 郑昌仁

功能材料

探讨了不同增容剂对PC/PA共混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对PC/PA共混体系有一定增容作用,加入少量SMA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自制增容剂B与SMA协同使用对PC/PA共混体系有较好增容作用,协同增容后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共混物仍保持较高的拉伸强...

关键词: PC/PA共混物 , 增容剂 , 力学性能

TPU改性PC的研究

孙清 , 郑昌仁 , 吴石山 , 陈实 , 戴小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聚碳酸酯(PC)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及第三组分,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并且,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及差动热分析仪研究了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第三组分E的存在下,TPU加入PC中,可以很好地改善PC的性能,提高其冲击强度.弹性体E是PC与TPU...

关键词: 聚碳酸酯 ,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 力学性能 , 微观形态 , 相容性

钒电池电解液中杂质离子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陈富于 , 谷士艳 , 孙清 , 陈晖 , 刘庆玉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6.005

为研究电解液中杂质离子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电解液原材料以及电池运行过程可能引入的杂质种类,选取了SiO32-和Fe2+两种典型离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方法,考察其对石墨电极电化学活性、电池库仑效率、电压效率、能量效率和容量衰减的影响,为电解液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杂质离子控制提供...

关键词: 钒电池 , 电解液 , 杂质离子 , 活性 , 效率 , 容量衰减

酸性助剂对V2O5/TiO2催化剂甲醇选择氧化为甲缩醛的影响

蔡景轩 , 傅玉川 , 孙清 , 贾敏慧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690-1

研究了酸性助剂对TiO2纳米管(TNT)负载的V2O5催化剂(V2O5/TNT)性能的影响,发现经硫酸、磷酸或磷钨酸处理后,TNT的结构稳定,但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甲醇选择氧化为甲缩醛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V2O5/TNT催化剂经硫酸修饰和673 K焙烧,其甲缩醛选择性显...

关键词: 甲醇选择氧化 , 甲缩醛 , 酸性助剂 , 表面酸性 , 表面氧化-还原性

半胱氨酸封闭剂为电化学探针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

杨绍明 , 查文玲 , 李红 , 孙清 , 刘斌 , 郑龙珍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299

采用半胱氨酸为封闭剂和氧化还原电化学探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非标记型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并用于测定凝血酶.利用电化学阻抗对传感器的组装过程进行了监测.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凝血酶孵育时间、测试pH值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该传感器对凝血酶在10.0~10000 ...

关键词: 半胱氨酸 , 封闭剂 , 氧化还原探针 , 核酸适配体 , 生物传感器

基于铁氰化镍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凝血酶

杨绍明 , 查文玲 , 孙清 , 李红 , 李瑞琴 , 尚培玲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416

在玻碳电极(GCE)表面首先用增敏作用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夹心于两层电沉积的铁氰化镍(NiHCF)氧化还原电化学探针之间,然后以金纳米粒子为固定核酸适配体的载体,构建了检测凝血酶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WCNTs和NiHCF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

关键词: 铁氰化镍 , 核酸适配体 , 凝血酶 , 传感器

甲缩醛的合成与重整制氢

傅玉川 , 孙清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用DMM代替甲醇进行重整制氢是一种为燃料电池提供移动氢源的新方案.DMM重整制氢需要兼具酸性和金属的双功能复合催化剂,其中酸性组分应当具有很高的DMM水解活性.硝酸处理的高表面积酸性碳材料H-HSPRC(由酚醛树脂碳化得到)具有很高的DMM水解活性,其与传统的CuZnAI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Cu...

关键词: 甲缩醛 , 重整 , 双功能催化剂 , 表面酸性修饰 , 酸性碳材料 , 氢气

核酸适配体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陈慧甜 , 孙清 , 时国庆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1.2014101401

核酸适配体( aptamer)是一段体外获得的可与相应的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由于其相较于抗体有易合成、易修饰、靶分子范围广等优点,近些年来在环境分析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核酸适配体的结构特点及常用筛选方法,着重按照靶标分子的不同,综述了核酸适配体在环境微生物及化合物分析检测中的应...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 环境污染物 , 检测 , 应用

核反应中的多重内部反射方法研究

张鹏鸣 , 孙清 , SergeiP.Maydanyuk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148

讨论了量子多重内部反射方法(MIR方法),这是一种研究核反应的更准确的量子力学方法.对于一个原子核俘获α粒子的过程,MIR方法能够给出(1)α-核势的新参数;(2)新的熔合几率.基于MIR方法我们给出了这类过程的完整量子力学描述,考虑熔合几率后MIR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实验与理论的吻合度.具体研究了α...

关键词: α粒子俘获 , 隧穿效应 , 多重内部反射方法 , 熔合几率 , 透射系数与反射系数 , 角动量截断 , α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