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根
,
任英强
,
刘阳
,
朱立光
,
刘增勋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1.017
基于夹杂物示踪剂法对国内某厂Q235B钢转炉—连铸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铸坯中夹杂物水平较高,二次氧化严重.其中显微夹杂物为SiO2-MnO-MnS、SiO2-MnO-MoO3等复合夹杂,未发现Ce、La等示踪元素;大型夹杂物中则普遍含有Ce、La、K、Na等示踪元素,说明其主要源于中间包覆盖剂,保护渣和钢包渣的卷入.大型夹杂物危害极大,需要从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等反应器针对性的结构优化,冶炼浇铸工艺的稳定化和冶金辅料的性能优化三方面共同着手来实现大型夹杂物的去除.
关键词:
Q235B
,
连铸
,
夹杂物
,
示踪剂
孙立根
,
刘阳
,
任英强
,
刘增勋
,
朱立光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2.021
以国内某厂65Mn矩形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矩形坯的传热和热弹塑性模型,模拟矩形坯凝固过程的温度场,以及在进行单点矫直时矫直点处的应力场分布情况;分析温度场及热应力的分布对铸坯质量的影响,为优化连铸工艺提高矩形坯的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普碳钢工艺浇铸65Mn钢时,在矫直点还存在大量液芯,高拉速下铸坯处于带液芯矫直,较全凝固矫直而言,其应力云图出现了不规则分布,且应力梯度增大,大大增加了内裂的产生几率.通过对工艺优化前后的铸坯低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研究所提出优化工艺方向合理,铸坯质量大幅提高,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矩形坯
,
单点矫直铸机
,
连铸工艺优化
,
65Mn
孙立根
,
张家泉
连铸
对连铸传统优化切割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多机多流大方坯连铸的多定尺切割问题,提出了新的优化切割模型.利用VC++初步开发了优化切割模型计算平台,结果表明,该模型既适合多定尺单流优化控制也适合多定尺多流整体优化控制.
关键词:
连铸
,
优化切割
,
大方坯
孙立根
,
樊赛
,
朱立光
,
张奇
,
韩毅华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6.025
某钢厂生产的ML08Al小方坯铸坯表面缺陷主要表现为角部钩状振痕和表面凹陷.现行保护渣成分和理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渣中Fe2O3含量较高,导致保护渣保温能力下降、液渣层减薄;保护渣熔点较高,且出现分熔现象,影响了熔渣熔化的均匀性,易结渣圈;保护渣不易结晶,恶化了ML08Al钢初始凝固时的均匀传热.针对铸坯出现的表面质量问题,明确了保护渣理化性能优化方向和思路,并结合结晶器内钢水凝固热力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适宜的保护渣熔点、黏度、熔速及碱度.实际生产表明,使用优化后的保护渣,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连铸
,
ML08Al
,
保护渣
,
表面凹陷
,
角部钩状振痕
孙立根
,
马立波
,
李慧蓉
,
朱立光
,
樊赛
上海金属
针对焊接线能量对船板钢HAZ冲击韧性的影响开展了包括冲击试验、断口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等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下,16和40mm厚的钢板在大线能量焊接后HAZ冲击吸收能量均超过160 J,而25 mm的冲击吸收能量为57.5 J;16和40mm厚的钢板热影响区断口为典型的韧性断裂,25 mm厚的钢板为准解理断裂.在显微组织方面,三种厚度钢板的热影响区均诱发了大量的晶内针状铁素体,使组织细化,甚至优于原板组织.25 mm厚钢板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相对较差,其原因一方面是所承受热负荷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其母板的组织相对粗大.
关键词:
大线能量焊接
,
船板钢
,
冲击韧性
,
断口形貌
,
显微组织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孙芃
腐蚀与防护
户内燃气立管不同程度地经历着腐蚀,对用户生活造成安全隐患,空置楼房中的户内立管特别易发生腐蚀.本工作通过案例探讨户内燃气管道的腐蚀原因及防腐蚀措施.
关键词:
户内燃气立管
,
腐蚀
,
防护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立辊孔型下多道次立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立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立辊时大。同时,平立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立平辊轧制;轧件头尾形状;有限元;几何模型更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