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阿兰
,
岑伟
,
李镇江
,
郭锋
,
耿在丹
,
张振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沉降实验、激光粒度分布、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PVPK17对Ag/ZnO纳米复合抗菌剂的解团聚的影响及机制,同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对解团聚前后的抗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PVPK:17解团聚后的Ag/ZnO纳米复合抗菌剂可在异丙醇中稳定悬浮6 d以上,分散后的Ag/ZnO纳米复合抗菌剂的平均粒度...
关键词:
解团聚
,
PVP
,
Ag/ZnO
,
纳米复合抗菌剂
孟阿兰
,
汪传生
,
蔺玉胜
,
侯俊英
,
李镇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报道了1种新形态的GaN低维纳米材料--镊子状纳米GaN的合成及其新颖的光致发光特性.首先,对单晶MgO基片表面进行化学刻蚀,使其表面形成规则的小山峰样突起结构.随后,通过金属镓与氨气反应,在经上述特殊处理后的立方MgO单晶基片上,首次成功地合成出镊子状纳米GaN.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损失谱、X-R...
关键词:
镊子状纳米GaN
,
合成
,
光致发光特性
孟阿兰
,
高卫东
,
李镇江
,
万里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研究基片种类、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及是否加入催化剂等不同工艺参数对低维Ga2O3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确定出合成5种不同形貌β-Ga2O3纳米材料的工艺条件.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明5种不同形貌β-Ga2O3纳米材料分别为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环及纳米片.X射线衍射(X-r...
关键词:
β-Ga2O3纳米材料
,
不同形貌
,
合成
,
形成机理
孟阿兰
,
李镇江
,
张灿英
,
蔺玉胜
,
张淼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气相化学反应法,在相对低的温度下,于自制石墨反应室中合成出二维半导体β-SiC纳米线网.该方法使用球磨及研磨混合后的Si和SiO2混合粉体及C3H6气体为原材料,通过调整基片与原料混合粉在石墨反应室的摆放位置、C3H6通入流量和时间、保温时间及其它工艺参数,可获得二维半导体β-SiC纳米线网.场...
关键词:
SiC纳米线网
,
合成
,
形成机理
李镇江
,
高卫东
,
孟阿兰
,
李迎春
功能材料
通过简单化学气相反应法,在1300℃下合成出大量SiC纳米棒产物,着重研究了Fe催化条件下该SiC纳米棒的生长机制.采用数码相机、立式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产物的宏观产量、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墨...
关键词:
SiC纳米棒
,
宏观产量
,
合金相变
,
VLS
李镇江
,
范炳玉
,
孟阿兰
,
张猛
功能材料
综述了近年来SiC一维、准一维纳米材料制备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模板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熔体生长法、碳热还原法和溶胶-凝胶法的工艺特点,并对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SiC一维、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优异性能进行了简要概述,总结了现阶段SiC一维、准一维纳米材料制备工艺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
关键词:
SiC
,
一维、准一维纳米材料
,
制备工艺
李镇江
,
郭锋
,
孟阿兰
,
李荣先
,
梁开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合成产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高产率合成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优选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0~25 ℃,ZnSO4与NH4HCO3的摩尔比为1:2~2.5,ZnSO4与NH4HCO3的反应时间为2.5~3 h,AgNO3与...
关键词:
ZnO/Ag
,
产率
,
合成
,
纳米复合抗菌剂
孟阿兰
,
岑伟
,
李镇江
,
李荣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XRD、TEM测试研究了自制ZnO/Ag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通过UV检测确定了以该纳米复合材料为光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结果表明:与空气煅烧相比,真空煅烧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更好,且光催化降解率随纳米复合材料用量增加而增大;甲基橙溶液的pH在5左右时,光催...
关键词:
ZnO/Ag
,
纳米复合材料
,
光催化降解
,
甲基橙
李镇江
,
张运搏
,
孟阿兰
,
邢静
,
胡居秀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2.004
以硝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出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六方纤锌矿结构ZnO微纳米棒,并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磁力搅拌及原料溶液浓度对制备产物形貌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搅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为纵向多孔的棒状 ZnO,无搅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
关键词:
ZnO微纳米棒
,
纵向多孔
,
低温水热法
,
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