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2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淹没式MBR去除有机物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张立秋 , , 吕炳南 , 张晓菲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3.001

针对淹没式MBR的工艺特点,以反应器内物料衡算为基础,建立了有机物去除的动力学模型--ROM模型,得出淹没式MBR对有机底物的去除速率Uy不仅与进、出水中的有机底物质量浓度S0、Se和水力停留时间tH有关,还与膜组件去除的有机底物质量浓度Sm、污泥停留时间tS有关.利用ROM模型,可以预测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X,确定污泥停留时间tS和不排泥条件下反应器内的最大活性污泥浓度Xmax.试验中以啤酒厂废水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淹没式MBR , 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 , 污泥停留时间 , 活性污泥浓度 , 啤酒废水

纳滤膜去除水中微量药物萘普生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葛四杰 , 吴芳 , 张立秋 ,

膜科学与技术

以水体中经常暴露的消炎镇痛类药物萘普生(NAP)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溶液pH、离子强度(以Ca2+浓度表示)、共存腐殖酸浓度、操作压力和温度对纳滤膜去除NAP效能的影响.试验发现:溶液pH值、离子强度或腐殖酸浓度的增加均提高了纳滤膜对NAP的去除率,操作压力的增加则使NAP的去除率有所降低,当溶液温度在16.5~36.5℃范围内变化时未对NAP的去除率产生明显影响.在所有试验条件下,纳滤膜对NAP的去除率介于83.9%~96.2%之间,说明纳滤膜分离工艺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NAP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认为静电排斥和筛分作用是纳滤膜去除NAP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纳滤 , 萘普生 , pH , 离子强度 , 操作压力

RO、NF与MD去除水中五种微量药物的效能研究

葛四杰 , 曲丹 , , 张立秋

膜科学与技术

以水体中经常暴露的5种微量药物污染物:酰胺咪嗪(CBZ)、酮洛芬(KEP)、萘普生(NAP)、双氯芬酸(DCF)和扑热息痛(ACE)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反渗透(RO)、纳滤(NF)、膜蒸馏(MD)3种膜分离技术对5种目标药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RO与MD两种膜分离技术对5种目标药物均能高效地去除,其中MD工艺出水中5种目标药物均未检出;RO工艺出水中,CBZ、KEP、NAP和DCF 4种药物也未检出,基本实现了完全去除,ACE的去除率略低,但也达到了96.5%;相对而言,NF工艺对5种目标药物的去除效果稍差,其对CBZ、KEP、NAP、DCF和ACE的去除率分别为60.5%±0.5%、82.3%±0.7%、84.2%±0.4%、83.5%±1%、41.1%±0.2%.

关键词: 反渗透 , 纳滤 , 膜蒸馏 , 药物

纳滤去除水中中性药物的预测模型

吴芳 , , 张立秋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4.015

纳滤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药物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中性药物安替比林(ANT)和异丙基安替比林(AMT)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溶解-扩散模型和薄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一种常用的纳滤膜NF-X对ANT和AMT的去除效果.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在不同初始浓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通量和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线性相关,而和初始浓度无关.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得到模型中的未知参数k和DK/δ,通过最优拟合的方法确定传质系数k与ANT和AMT初始浓度Co关系为k=αCβo,而DK/δ与C.无关,由此得到在不同操作压力和初始浓度条件下ANT和AMT去除率的预测模型(25℃,pH=7).最后,通过选取其它初始浓度和压力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值和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效果较好.

关键词: 纳滤 , 中性药物 , 膜理论 , 溶解-扩散模型 , 预测模型

铝材表面孔剂研究

陈淑刚 , 蒋开勇

硅酸盐通报

本文根据铝材表面孔剂的孔原理,结合孔剂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详细研究了孔剂的组成、配比对孔性能的影响,并对孔剂配方进行了优化,其优化的孔剂配方(质量比)为:四水合乙酸镍∶乙酸-乙酸钠∶表面活性剂∶防粉剂∶固色剂∶稳定剂=40.0∶ 13.5∶7.0∶ 13.0∶ 19.0∶10.0.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对优化孔剂与进口孔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孔剂能达到与进口孔剂相同的孔性能.

关键词: 铝材 , 孔剂 , 孔效果 , 镍水解法

严涂层材料及应用

朱佳 , 冀晓鹃 , 揭晓武 , 史明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8.04.019

介绍了严涂层的特点、测试方法、分类以及国内外可磨耗和耐磨严涂层的应用情况,对部分封严涂层材料的发展过程及涂层的特殊制备工艺进行了阐述.评述了严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在航空工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严涂层 , 可磨耗 , 耐磨

电磁流热浸镀技术

周月明 , 马新建

钢铁

以电磁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交、直流两种磁场作用下的电磁流原理以及取消沉没辊电磁流热浸镀技术,并对其功能和特点进行比较,提出了该新技术实现工业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 带钢 , 热浸镀 , 沉没辊 , 电磁

有机硅在环氧包料、灌料中的应用

高卫国 , 郭强 , 张艳飞 , 张建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9.02.008

介绍了有机硅在环氧包料、灌料中的应用.借助于有机硅良好的低表面能、耐热、耐候、阻燃、憎水等性能来改善环氧包、灌料,解决其防潮、阻燃及耐冷热循环不佳的问题.实验表明,有机硅在改善产品性能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 有机硅 , 环氧树脂 , ,

多次接对金属-玻璃接绝缘子性能的影响

任利娜 , 张建勋 , 冯生 , 鞠鹤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7.16

玻璃与金属接件以其优良的气密性、密封性能、机械强度等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品及民品行业中.针对应用于锂亚电池领域的玻璃金属接绝缘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残次品,玻璃接界面中出现的气泡、漏洞、炸裂等缺陷,分组设计返烧接试验,通过对多次返烧绝缘子的玻璃状态、接气密性、抗拉强度、拉伸量、拉拔时间等综合因素的观察和测试,发现多次接过程中,绝缘子气密性、抗拉强度表现出来的量变趋势与玻璃-金属接界面表现出的质变状态高度一致:玻璃整体状态较好,绝缘子性能较好.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接后产品综合性能最高,随着接次数的增多,玻璃状态、气密性、抗拉强度均有明显下降,产品一致性越来越差;且发现玻璃坯的质地密实、尺寸精准、返烧前对绝缘子进行酸洗表面处理等因素都能有效提高产品接的综合性能,并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了保证产品性能的最多返烧次数.

关键词: , 绝缘子 , 气密性 , 抗拉强度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接材料和接实验研究

韩敏芳 , 王玉倩 , 蒋先锋 , 彭苏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元材料的接一直是困扰SOFC快速发展的瓶颈.实验选定接材料的组成,通过球磨7h~8h后,1300℃~1600℃高温熔融,快速水淬冷却,获得玻璃状材料,球磨后过175 μ m的筛得到实验用接材料粉末.热膨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电解质和金属连接体在同一数量级,表现出良好的热匹配性.将7种接材料用于电解质与连接体的连接,从900℃到1300℃分别进行了接实验,确定了S1,S3,S5,S6和S7最适宜的接温度.对接样品进行热循环试验,用吸红实验检验气密性,结果显示,使用接材料S5和S7的接样品,接效果较为理想.扫描电镜观察接界面的微观形貌表明,接材料与电解质连接较好,但与金属连接不够紧密.实验结果显示,S1,S3,S5,S6和S7均可用于金属与陶瓷的接,其中,S5,S6和S7的性能更为稳定.

关键词: 接材料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玻璃陶瓷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