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铑催化剂在NBR加氢领域的应用及回收方法

陈子尧 , 邢海琳 , 李超 , 张立群 , 冬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铑催化剂在丁腈橡胶(NBR)均相加氢领域的应用,并开发了一种新的水相萃取回收铑的方法,首次以氯化亚锡为络合剂,2 mol/L盐酸为萃取剂,可以很容易从氢化丁腈橡胶(HNBR)胶液中脱除铑催化剂.主要研究反应温度、时间、络合剂用量及萃取剂用量等条件对脱除铑催化剂的影响,在得到铑络合催化剂的最佳脱除条件下,铑催化剂的脱除率可达99%以上.IR以及1HNMR表征表明这种脱除铑催化剂工艺对HNBR的结构无影响,且不影响耐油的CN基团.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 萃取剂 , 脱除 , 铑催化剂

一种新型催化剂制备氢化丁腈橡胶的研究

周淑芹 , 姚明 , 冬梅 , 徐瑞清 , 许贵显 , 钟毓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自制的Rh-Ru双金属单配体催化剂(BMSC) 对丁腈橡胶(NBR)进行加氢,制得氢化丁腈橡胶(HNBR),其加氢度达98%以上,产物无凝胶 .这种新型催化剂具有与RhCl(PPh3)3相当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且价格较廉.研究了 催化剂浓度、第二配体L2用量、H2压力、反应时间、NBR胶液浓度等不同反应参数及分 段升温等加氢工艺对NBR加氢反应的影响规律.并获得工业上易于实施、成本较低、加氢度达98%以上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丁腈橡胶 , 双金属催化剂 , 加氢 , 氢化丁腈橡胶

用于NBR加氢的一种新型铑双配体催化剂的研制

冬梅 , 沈曾民 , 徐瑞清 , 魏永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制了一种可用于NBR加氢的新型铑双配体催化剂(Rh-N-S,铑-三苯胺-苯硫醚).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与Wilkinson催化剂相比,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空气稳定性.

关键词: 铑双配体催化剂 , NBR加氢 , 空气稳定性

液体丁腈橡胶的化学改性及应用

冬梅 , 沈曾民 , 徐瑞清 , 魏永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新型Rh-Ru双金属加氢催化剂研究液体丁腈橡胶(LNBR)加氢成液体氢化丁腈橡胶(LHNBR)的工艺.主要讨论LNBR胶液浓度、催化剂浓度、三苯磷用量、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液体丁腈橡胶加氢的影响.得到较佳加氢工艺参数:NBR的质量分数为3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35%、三苯膦用量为催化剂用量的6~8倍、加氢温度140 C、压力1.4 MPa、反应时间6 h,加氢度可达87%以上.获得的LHNBR用做氢化丁腈(HNBR)的增塑剂,可使HNBR具有好的耐油性和更高的耐热性能.因而LHNBR是一种新型、特种的耐热、耐油增塑剂.

关键词: 液体氢化丁腈橡胶(LHNBR) , 加氢催化剂 , 加氢 , 氢化丁腈(HNBR) , 增塑剂

大桥钢箱梁油漆与电弧喷铝涂装方案对比

王延东 , 杨笑宇 , 洪伟 , 贾平 , 晁宇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1.029

通过对涂层的形成原理及失效方式、耐腐蚀寿命、结合力、涂装施工工艺和防腐涂层维护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油漆和电弧喷铝涂装方案的特点.针对荆大桥所处的腐蚀环境,指出在钢箱梁防腐蚀施工中,电弧喷铝比油漆重防腐方案具有更优秀的防腐蚀效果,进而说明电弧喷铝防腐涂装能够更广泛地应用到钢结构防腐施工中.

关键词: 大桥 , 钢箱梁 , 油漆重防腐 , 电弧喷铝

奥氏体不锈钢孔蚀形态的研究

火时中 , 翁端 , 唐纯义

腐蚀学报(英文)

<正> 孔蚀形态主要包括孔蚀产物在孔口与孔内的聚集状况,孔口及孔内側壁的形状与尺寸芯靠资葱翁哂欣砺垡庖搴褪涤眉壑怠T诳资葱翁矫娴难芯肯喽此狄傩R丫?孔蚀生长初期的形态主要与金属晶体结构和蚀孔所处的位置有关。Vetter和strehblow发现,当蚀孔位于不同的晶粒上时。其边缘具有不同的晶向,处

关键词:

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Fe3Al/18-8不锈钢扩散焊界面附近的元素扩散

李亚江 , 王娟 , 尹衍升 , 马海军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2.008

对Fe3Al/18-8钢扩散焊界面附近元素的分布进行计算并通过电子探针(EPMA)进行实验测定,结果表明,界面附近靠近18-8钢一侧,其Al,Ni元素的计算值和实测值有所差别,Fe,Cr元素分布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较为接近.加热温度1333 K时,Cr元素在Fe3Al/18-8钢界面附近扩散距离增加至80μm,Ni元素扩散距离增加至140μm.Fe3Al/18-8钢扩散焊界面过渡区宽度为x2=7.5×102exp(-75.2/RT)(t-t0).在一定加热温度下,保温时间超过60 min以界面过渡区宽度不再明显增加.

关键词: Fe3Al金属间化合物 , 扩散焊 , 界面 , 元素扩散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