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民
,
卢洪波
,
蔡祖恢
,
李美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建立了多股流换热器的通用数值求解程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多股流换热器由于通道排列效应和旁通效应产生的温度场、速度场和温差场的相互协同作用,重点分析了不同流体组织结构对多股流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最后,从场协同的角度,本文提出了流场组织协变温差场的多股流换热器性能优化方法.
关键词:
场协同
,
多股流换热器
,
换热性能
崔国民
,
高孝忠
,
郭佳
,
吕岩岩
,
关欣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从换热器网络综合及优化中相互矛盾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分析入手,以多股流换热器代替两股流换热器网络,建立了一种网络优化目标的松弛技术,即在整体网络优化中允许小面积换热器的存在,然后通过多股流换热器对小换热器进行合并处理.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进行换热网络的综合优化,可以充分发挥多股流换热器的优点,获得综合费用更低的换热网络结构.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网络
,
衍生网络法
,
优化
郭佳
,
崔国民
,
王方方
,
吕岩岩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分析了换热器动态特性对其运行和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换热器的动态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换热器动态特性中大惯性的特点,将设计和运行以及目标参数的控制结合起来,同时引入换热器柔性的特点,使得所涉及的换热器具有最佳的动态运行性能.
关键词:
换热器
,
动态设计
崔国民
,
张勤
,
陆贞
,
关欣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应用序贯模块法建立了换热器网络的模拟软件,研究了换热器网络建构技术、换热网络的自动识别技术以及求解策略的自动生成方法,并分析了环路识别和智能化环路断裂以及收敛模块的自动生成问题.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建立的换热器网络的模拟有稳定性好、能够自动处理复杂结构网络的优点.
关键词:
序贯模块法
,
换热器网络
,
模拟
郭佳
,
崔国民
,
吕岩岩
,
胡向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依据多股流换热器的通道排列的结构性能连续性原理,分别对四股流13通道和17通道空分用多股流换热器的结构性能连续性序列进行了生成.与此同时,将所有这些基于微小变化下的通道排列方式进行换热器的热计算.从得到的计算结果看到,各种微小通道排列布置差异的换热器对应的性能变化也是微小连续的,并且呈现出区域连续性,因此可以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进一步的多股流换热器通道排列的优化布置.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
,
结构连续性序列
,
通道排列
,
模拟退火算法
彭富裕
,
崔国民
,
万义群
,
李智川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大规模复杂换热网络优化中存在可操作性、计算效率及优化质量的矛盾,提出优选匹配原则与确定性优化相结合的分步优化方法.以费用为匹配的目标函数,通过对单股流体的优选匹配,生成初始的换热网络优化结构,并以此为寻优的初始点,结合确定性优化中的Powell方法进一步优化换热网络面积参数.通过优化算例证明,该方法在提高换热网络优化计算效率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不错的优化质量.
关键词:
换热网络综合(HENS)
,
Grossmann分级超结构
,
优选匹配
,
Powell法
王金阳
,
崔国民
,
涂惟民
,
李瑜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对蒸汽管网枝状超结构的分析,利用惩罚函数的优化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的蒸汽管网优化方法;同时,鉴于整型变量数目庞大所造成的最优解搜索效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禁忌搜索"的方法,提高了最优化算法的效率.
关键词:
蒸汽管网
,
枝状超结构
,
优化
,
惩罚函数
,
禁忌搜索
胡向柏
,
崔国民
,
涂惟民
,
倪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针对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全局最优化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全局最优化方法--函数逼近的割平面全局最优化技术:通过对优化变量的函数构建和逼近,根据目标函数代表的性能进行广义的平面切割,反复交替的操作缩小全局最优解的区间;同时,基于这种方法分析和提出了优化变量的序列生成方法.
关键词:
函数逼近
,
割平面
,
全局优化
,
换热网络
张勤
,
崔国民
,
关欣
,
杜娟丽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不同结构微型燃气轮机回热器的回热效率及阻力等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随回热效率的提高,板式及板翅式回热器总体积上升,阻力升高.另外,板式换热器在满足阻力条件下,可以通过改变板间距取到最小体积.在同等回热效率要求下,板翅式回热器体积远小于板式,其紧凑度更高,而阻力上升也不明显.
关键词:
回热器
,
回热效率
,
设计参数
高凤玲
,
崔国民
,
陶乐仁
,
黄晓璜
,
华泽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大气温室效应是地球有别于其他星球具有温暖、适合生命生存特性的直接决定因素,而随着地球由温暖再继续变暖,水汽作为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温室气体,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增强.文章主要针对对流层水汽,利用逐线模型,分析了不同高度下水汽对地气辐射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对流层不同高度处水汽对于工业革命前地球环境的“温暖”和目前所面临的“变暖”贡献有着本质的不同:地球的“温暖”主要来自于近地面3 km以下的丰富水汽对于长波辐射的吸收,其吸收比例占到了整个对流层水汽温室效应的50%;但是,目前近地面处水汽的强吸收带已经趋于饱和,因此,地球当前的“变暖”主要是由于对流层高层水汽含量增加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显著增强所致.
关键词:
水汽
,
全球变暖
,
温室效应
,
辐射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