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遂
,
关志东
,
郭霞
,
薛斌
,
席国芬
,
蔡婧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3.1.015
对挖补修理后的平面编织混杂铺层层合板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k-样本Anderson-Darling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挖补斜度、不同修理方法以及初始损伤直径对修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挖补修理可以较好地恢复层板的拉伸强度.对穿透挖补修理,挖补斜度大于1:20后,修理试件的拉伸强度...
关键词:
挖补修理
,
混杂铺层
,
拉伸强度
,
破坏模式
,
k样本Anderson-Darling检验
刘遂
,
关志东
,
郭霞
,
席国芬
,
蔡婧
复合材料学报
对经穿透挖补修理后的平面编织混杂铺层层板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损伤相同时,挖补斜度为1∶30的试件的拉伸强度最高,可以达到完好板强度的97.8%,并且不同挖补斜度的试件表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此外挖补斜度相同时增大初始损伤会导致拉伸强度降低.在试验基础上建立渐进损伤有限元模型,并对修理...
关键词:
挖补修理
,
平面织物
,
混杂铺层
,
渐进损伤
,
拉伸强度
关志东
,
刘遂
,
郭霞
,
席国芬
,
蔡婧
复合材料学报
对含半穿透损伤层板挖补修理后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修理试件的拉伸强度和破坏模式随挖补斜度的变化出现显著差异.对修理试件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到的极限强度和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挖补斜度是修理试件最重要的设计参数,其对试件的极限强度、破坏模式及修理/...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板
,
挖补修理
,
拉伸强度
,
破坏模式
,
有限元模型
杜宝中
,
张青
,
彭振国
,
杨国农
材料导报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Fe-NO3-LDHs前体,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镁铁物质的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结构和物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Mg、Fe物质的量比为3,pH值为9,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h).再以共沉淀法组装芬
关键词:
Mg/Fe-NO3-LDHs
,
芬布芬
,
插层组装
,
缓释
张晓梅
,
熊嘉骢
,
雷闽昆
,
卢军
,
朱鹰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1999.04.007
建立检测金诺芬(AF)的薄层色谱(TLC)分析方法.通过对展开剂、吸附剂、显色剂、溶剂、检查方法等的试验,确定AF的TLC分析的最佳条件是氯仿为溶剂,GF254板作吸附剂,展开剂是氯仿∶二甲苯∶乙醇∶氨水(60∶30∶9.5∶0.5),碘...
关键词:
金药
,
金诺芬
,
薄层色谱
刘超
,
廖雷
,
贾力强
,
彭娟
,
覃爱苗
,
杨威
,
罗恢泓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40202
利用廉价的农业废弃物油茶壳,以磷酸作为活化剂,料液比1∶5(W∶W),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2 h条件下制备了油茶果壳炭,再经芬顿试剂10∶1( N∶N)进行改性,制备了新型的吸附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吸附剂表面形貌,傅里叶红外...
关键词:
油茶果壳炭
,
磷酸
,
芬顿试剂
,
吸附
,
比表面积
杨丰科
,
韩健
,
王永春
,
陈芳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4.140286
以对溴苯酚和苯甲酰氯为原料,经过酯化、Fries重排、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2-[(2-苯基亚氨基)苯甲基]-4-溴苯酚,该化合物分别与多种醛酮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得到了5种不对称双席夫碱和2种对称性双
关键词:
席夫碱
,
合成
,
重排
,
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