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超临界正丙醇回收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严华 , 吕春祥 , 经德齐 , 常春 , 刘纳新 , 侯相林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6)60004-5

研究了降解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剂对超临界正丙醇中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回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单丝拉伸对回收炭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降解速率加快,但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略微降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降解速率降低,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降低.1%质量含量的KOH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回收效率.伴随K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降解速率没有明显提高,而使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变差.合适的反应条件对回收具有清洁表面、良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完好保留的炭纤维至关重要.回收炭纤维表面化学的微弱变化使回收炭纤维同环氧树脂的接触角略增加.超临界正丙醇是一种回收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炭纤维 , 回收 , 临界正丙醇 , 环氧树脂 , 复合材料

抑制炭黑在蓄热体中沉积的试验研究

邢桂菊 , 赵治国 , 李文忠 , 汪琦 , 傅维镳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上一研究了热解法炭黑沉积于蜂窝体中的规律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添加水以及改变蜂窝体结构的方法,探索出减少炭黑沉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蜂窝体 , 热裂法炭黑 , 沉积 , 临界时间 , 抑制

钢铁制造过程的多维物流控制系统

殷瑞钰

金属学报

本文将钢铁制造流程模化为物态转变、物性控制和物流控制相互融合的多维物流控制系统。该系统是由“刚性组元”、“柔性组元”的集合和各级元间关系集合组成的“粘性”系统,其运行方式为“准连续/间歇”性质的“弹性链/半弹性链”的稳定或非稳定谐系统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将产生不同类型、不同滞后度的“响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制造流程系统集成描述的理论框架,并指出了钢铁工业和钢厂结构优化的目标

关键词: 钢铁制造过程 , multi-dimensional mass-flow control system

第六届缓蚀剂学术讨论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在沈阳召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全国第六届缓蚀剂学术讨论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暨第六次缓蚀剂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于1989年10月10~13日在沈阳召开。全国从事缓蚀剂研究与应用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机械、化工、冶金、石油、轻工、军工等系统62个单位的91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告和交流资科共69篇,提交大会和分组会上报告的有52篇,从中评选出了18篇优秀论文。本局会议的特点是,论文数量较多;论文的内容广泛,涉及到缓蚀剂领域的绪方面;论文水平较过去有较大的提高;关于缓蚀剂应用技术的论文比例显著增多:参加会议的青年腐蚀工作者较多;会议严肃

关键词:

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郭德超 , 曾燮榕 , 邓飞 , 邹继兆 , 盛洪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1736

通过对两种天然鳞片石墨进行微膨胀处理得到微膨石墨, 然后以微膨石墨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于微膨石墨的孔洞结构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 制备了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分别具有443和477 mAh/g的首次可逆容量. 两种复合材料在0.2C倍率下循环充放电30次后容量均能保持95%以上; 在1C下循环充放电50次后, 可逆容量分别稳定在259和195 mAh/g. 微膨胀处理形成的微纳米级孔洞以及原位碳纳米管的网络结构, 提供了更多的储锂空间, 并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极材料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 电解质溶液浸润在纳米孔洞中, 有利于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 提高倍率循环性能; 同时原位生长的类似常春藤形的碳纳米管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 避免“孤岛”的形成, 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关键词: 微膨石墨; 碳纳米管; 负极材料; 倍率性能; 循环稳定性

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郭德超 , 曾燮榕 , 邓飞 , 邹继兆 , 盛洪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1736

通过对两种天然鳞片石墨进行微膨胀处理得到微膨石墨,然后以微膨石墨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于微膨石墨的孔洞结构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了碳纳米管/微膨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分别具有443和477 mAh/g的首次可逆容量.两种复合材料在0.2C倍率下循环充放电30次后容量均能保持95%以上;在1C下循环充放电50次后,可逆容量分别稳定在259和195 mAh/g.微膨胀处理形成的微纳米级孔洞以及原位碳纳米管的网络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储锂空间,并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极材料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电解质溶液浸润在纳米孔洞中,有利于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高倍率循环性能;同时原位生长的类似常春藤形的碳纳米管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避免“孤岛”的形成,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关键词: 微膨石墨 , 碳纳米管 , 负极材料 , 倍率性能 , 循环稳定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