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莲
,
王静
,
李字鹏
,
刘敏
,
伍林
,
庞宽
,
豆丙乾
,
李敏敏
腐蚀与防护
通过电导率测试跟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的水解过程,然后将水解完全的A-151水解液添加到基础钝化液中进行复合钝化,研究以替代有毒铬酸盐钝化.采用中性盐雾腐蚀试验(NSS)研究了所得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应用SEM/EDS分析了复合钝化膜的形貌及元素组成;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研究了钝化膜的耐蚀性及耐蚀机理.结果表明,所得复合钝化膜72 h NSS后腐蚀面积百分比仅为4%;SEM/EDS结果显示在镀锌层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8 μm的保护性膜层,膜的主要组成元素为Si、Mo、P和O等;极化曲线表明复合钝化膜的存在主要抑制锌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反应.电化学阻抗表明,低频区复合钝化膜的阻抗值比基体锌板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关键词:
复合钝化
,
硅烷偶联剂
,
耐蚀性
,
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
于帆
,
薛坤
,
孙继荣
,
隋浩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低频方波脉冲加热一冷却非稳态连续测量原理,应用PPMS多物性测量系统在温区150~360 K和外磁场O~9 T下对典型的庞磁电阻材料La2/3Cal/3MnO3的热导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磁场作用下庞磁材料在居里温度附近会发生明显的热导率增大(或热阻率减小)的磁致热阻现象,但磁热阻效应的程度在数值上要明显低于庞磁电阻效应.
关键词:
热导率
,
磁致热阻效应
,
庞磁电阻材料
郭崇武
电镀与涂饰
制定了宽温酸性镀酸锌工艺.滚镀的最佳工艺为:氯化锌45~55 g/L,氯化钾200 ~ 230 g/L,硼酸30~35 g/L,402主光剂1 mL/L,402辅光剂30 mL/L,温度15~45℃,pH=4.5~5.5,电压5.5~6.5 V.挂镀时只需改氯化锌含量为55~65 g/L,电流密度1~3 A/dm2.该工艺允许的温度范围宽,镀液稳定,出光快,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好.所用主光剂和辅光剂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酸性镀锌
,
温度范围
,
光亮剂
,
抗氧化性
高国棉
,
陈长乐
,
王建元
,
韩立安
,
王永仓
,
宋宙模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LaAlO3单晶衬底上制备了VIA族非金属元素Te掺杂的La0.82Te0.18MnO3(LTMO)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薄膜具有钙钛矿赝立方结构,且沿(012)方向择优生长;电阻-温度关系显示,该材料存在金属-绝缘体转变特性和庞磁电阻(CMR)效应;在0.7 T的磁场作用下,薄膜的磁电阻最大值为30.6%,对应的温度在263 K.而室温(303 K)磁电阻值为4.8%;拟合分析表明,薄膜在低温区是单磁子散射,在高温区满足小极化子输运模型.在波长为532 nm的绿激光作用下,在253 K,光致电阻变化率达到最大值33.6%;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光激发会改变材料中的磁有序,减弱双交换作用,进而改变电子的输运性质.
关键词:
LTMO薄膜
,
电子掺杂
,
CMR效应
,
光诱导效应
李冠欣
,
李合琴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5.012
研究了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1-xNaxMnO3(x=0.1, 0.2)多晶块材的电磁输运性能和庞磁电阻(CMR)效应以及低温下的团簇玻璃态行为. 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菱形(R3C)结构, 材料的居里温度TC均在室温或室温以上, 样品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ρ-T曲线出现3个峰, 定义中间最高电阻峰温度为TP1, 低温电阻峰温度为TP2, 高温电阻峰温度为TP3. 综合磁化强度测量的结果, 认为TP1与居里温度TC相对应, 来源于顺磁绝缘体向铁磁金属的转变, 同时在此附近出现较大的低场室温磁电阻(LFMR)效应, TP2峰出现的原因是在此温度附近出现了相分离. 另外, 磁化强度测量观察到La0.8Na0.2MnO3低温下的团簇玻璃态行为, 其出现原因认为是随着Na+离子掺杂量的升高, 样品中的Mn4+离子数量增加并且Mn3+和Mn4+离子不均匀分布.
关键词:
庞磁电阻效应
,
相分离
,
团簇玻璃态
吴国华
,
夏灵
,
吕维雪
钢铁
对薄型宽板裁剪成多条窄板的多通道并联实时测量是冶金和轻工业等领域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多通道在线测宽技术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方案.测宽仪测量精度为±0.15 mm,响应时间为0.01 s,在同类型仪器中处于先进水平.
关键词:
在线测宽
,
冷轧板材
,
线阵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