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婕
,
郭安福
,
李剑峰
,
李方义
,
张传伟
,
谢麒
,
王成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9.026
热塑性淀粉(TPS)基复合材料因具有原材料绿色化、废弃后全降解的特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甲酰胺、尿素、丙三醇、乙二醇作为塑化剂,制备热塑性淀粉基复合材料,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得到淀粉基复合材料的静态压缩缓冲曲线,分别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单一塑化剂和复合塑化剂制备的热塑性淀粉对淀粉基复合材料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塑化剂含量为15%时,4种单一塑化剂制备的淀粉基复合材料承压能力大小分别为:FPTPS基复合材料>UPTPS基复合材料>EGPTPS基复合材料>GPTPS基复合材料.复合塑化剂的含量为15%时,不同质量的比甲酰胺和尿素制备的淀粉基复合材料(FUPTPS),其承压能力大小为2∶1>1∶1>1∶2;不同质量比的丙三醇和乙二醇制备的淀粉基复合材料(GGPTPS),其承压能力大小为1∶2>2∶1>1∶1.
关键词:
淀粉基复合材料
,
单一塑化剂
,
复合塑化剂
,
缓冲包装材料
,
力学性能
刘鹏
,
李方义
,
李剑峰
,
郭安福
,
张传伟
,
王成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1.004
为了解决生物质复合材料中淀粉基质与植物纤维分子间的表面结合问题,探究淀粉/纤维预处理对二者分子间氢键形成的影响,提高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成分配伍,分别制备了剑麻纤维、纸浆纤维、稻草纤维和木质纤维增强的生物质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实验,研究了热塑性淀粉的化学键变化和复合材料制品化学键的变化机理,对比了4种复合材料中淀粉和纤维分子间氢键的强弱.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剑麻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3.75 MPa,压缩强度最高可达1.26 MPa,远远好于纸浆纤维、稻草纤维和木质素纤维复合材料. SEM图像显示了热塑性淀粉和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
关键词:
植物纤维
,
生物质复合材料
,
红外光谱
,
力学性能
孔祥华
,
张传伟
,
陈祥
,
刘建尊
,
李山桐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确保硅钢铬酸盐涂料的环保性,需要严格控制涂料的固化工艺,保证涂料固化过程中涂料中的六价铬充分转化为三价铬.对涂料及原料进行热重分析(TG)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结果表明,MgO与铬酐混合转化为MgCrO4,使六价铬稳定性增强,其中大部分Cr6+转变为Cr3+发生在620~ 700℃,在450 ~ 500℃高于铬酐发生大量失重,因此必须加入还原剂保证涂料中六价铬被充分还原;超过360℃后树脂会发生分解,因此实际板温不能超过360℃;加入了还原剂的整体涂料的失重温度区间主要在260 ~ 320℃,因此涂料固化时钢板的实际温度最佳区间为320 ~ 360℃.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绝缘涂层
,
六价铬
古乐
,
崔海旭
,
马芳
,
张静静
,
张传伟
,
崔淑慧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6.008
目的 某型发动机转子系统直接采用JP-10燃料对传动部件进行润滑,但燃料润滑的可靠性是限制其应用的瓶颈技术之一,因此拟研究传动部件在JP-10介质中的润滑状态.方法 建立点接触部分膜弹流模型,模型以弹流润滑理论与弹性固体接触理论为基础,应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完全数值求解.通过比较在JP-10、航空润滑油4050和4109介质中,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及粗糙接触压力的分布,分析了JP-10的润滑性能.结果 JP-10形成的油膜厚度与压力均小于另外两种润滑油,JP-10介质中的粗糙接触压力远大于另外两种润滑油中的粗糙接触压力.结论 JP-10的润滑性能比常用的航空润滑油弱,其润滑可靠性较低,需要采取先进表面加工技术对传动部件间的接触表面进行防护,同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流体卷吸速度,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有利于流体润滑膜的形成.
关键词:
燃料润滑
,
点接触部分膜弹流
,
有限差分法
,
油膜厚度
冯冬晖
,
张立志
,
宋耀祖
,
闵敬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膜式全热交换器是新风节能型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本文针对膜式全热交换器中的薄膜传湿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对流扩散传质物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获得了温度、进口湿度、进口体积流量及工作室内下腔空气层高度对出口湿度和湿交换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薄膜可以拥有很高的传湿能力,它在全热交换器中的传湿性能优于纸质材料,有望在新风节能空调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上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薄膜
,
传湿
,
传湿阻力
,
实验测量
,
数值计算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侯蓝田
,
周桂耀
,
杨育林
,
侯峙云
,
严承序
,
齐家祥
,
刘继刚
材料导报
总结了十几年来对多晶空芯传能光纤的研完与进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造传能光纤的工艺流程,组装了新的光纤设备,制造出了几百米空芯传能光纤,装配了一台带传能光纤的CO2激光治疗机.
关键词:
工艺
,
设备
,
传能光纤
,
激光治疗机
祝清德
,
王训四
,
聂秋华
,
姜晨
,
朱敏鸣
,
廖方兴
,
张培全
,
张培晴
,
吴越豪
硅酸盐通报
硫系光纤传像束作为一种红外图像的传输媒质,就是通过光纤将红外光学图像直接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不需要经过传统光纤通信中所需的光电信号转换过程.光纤束传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图像像元间互不干扰的独立传输,扩充了光纤只能传输光信号而不能传输图像的功能.类似于可见光波段采用塑料光纤或石英光纤传像,红外图像的传输可以采用红外光纤传像束.在红外光纤和光纤传像束的发展过程中,红外硫系光纤传像束以其特有的红外光学应用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成纤特性,具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科研、军事、航天等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潜力.本文在归纳光纤传像束与其它传像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又讨论了影响硫系光纤传像束传像性能的多种因素,并阐述了硫系光纤传像束的特点、应用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红外光纤传像束
,
像元
,
酸溶法
,
叠片法
,
分辨率
张晓明
,
解光军
,
肖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1.011
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典型的量子通信方式,它用经典辅助的方法来传送量子态,并引入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隐形传态的量子回路形式有很多,为了更有效地传递量子态,本文在Brassard回路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量子回路,它具有更简洁的结构,并能实现量子隐形传态.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隐形传态
,
量子回路
,
量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