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月
,
马北越
,
张博文
,
李世明
,
于景坤
,
张战
,
李光强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4.024
以粉煤灰和活性炭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反应在Ar气氛下合成Al2O3-SiC粉体,探究了一条低成本合成Al2O3-SiC粉体的可行途径.研究了添加La2O3对合成过程的影响.采用XRD和SEM表征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活性炭质量比为100∶44,在1 550℃下保温5h,添加...
关键词:
粉煤灰
,
碳热还原反应
,
Al2O3-SiC
,
La2O3
查柏林
,
林浩
,
高双林
,
罗雷
,
张博文
,
朱杰堂
,
孙振生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7.016
为研究不同粒子浓度侵蚀条件下C/C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及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实验系统对轴棒法编织的C/C复合材料进行烧蚀/侵蚀实验,实验的粒子浓度分别为0,1.37%,2.22%,2.64%.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实验后试样的微观形貌,测算了试样的烧蚀率,研究了粒子浓度对材料烧蚀率的影...
关键词:
粒子浓度
,
C/C复合材料
,
质量烧蚀率
,
线烧蚀率
查柏林
,
高双林
,
林浩
,
罗雷
,
张博文
,
朱杰堂
,
孙振生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00527
烧蚀角度对C/C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实验系统对轴棒法编织的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进行烧蚀/侵蚀实验,实验的典型角度分别为90°,60°,45°,侵蚀时的粒子浓度为1.37%.测算试样的宏观烧蚀率,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样烧蚀后的微观形貌.分析了角度对...
关键词:
烧蚀角度
,
C/C复合材料
,
质量烧蚀率
,
线烧蚀率
,
烧蚀性能
张博文
,
孙丰月
,
薛昊日
,
王磊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2.004
青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矿化发生在NW向断裂组及NS向次背斜中,矿石类型为变砂岩、硅化白云石大理岩、蚀变闪长玢岩及绢云千枚岩型,围岩蚀变硅化分2期,表现出该金矿床多期次成矿的过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M2矿体硅化大理岩石英中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类型.成矿流体具有低...
关键词:
青龙沟金矿床
,
流体包裹体
,
矿床成因
,
青海
许家忠
,
袁亚男
,
张博文
,
李强
玻璃钢/复合材料
根据复合材料固化成型原理,建立采用连续编织-缠绕-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直管的传热模型以及固化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APDL语言开发复合材料直管固化过程数值模拟程序,以三维复合材料直管为模型进行固化数值模拟仿真,从而分析不同参数对采用连续编织-缠绕-拉挤成型工艺复合材料直管固化成...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编织-缠绕-拉挤
,
数值模拟
,
固化研究
张博文
,
马北越
,
尹月
,
李世明
,
于景坤
,
曲选辉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7.02.018
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的烧结机制和特点,综述了采用SPS技术制备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金属陶瓷以及高温和医用钛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存在问题主要是:成本高,产品尺寸单一,烧结温度不均匀,存在碳污染现象;同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拓宽SPS技术的应用领域,并解决现有SP...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
陶瓷
,
钛合金
郑家燊
,
傅朝阳
,
刘小武
,
彭芳明
,
黄先球
,
赵景茂
,
吴灿奇
,
徐卫东
,
王选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XRD、XPS和EPMA对中原油田文23-1、23-8气井油管腐蚀产物和管材进行分析,并试验了碳钢在CO_2介质中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中的CO_2及凝析水是气井腐蚀的主要原因。管材的非金属夹杂物(MnS、Al_2O_3)含量超...
关键词:
气井
,
Oil pipe corrosion
,
Failure analysis
,
Inhib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