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
,
张少峰
,
朱小龙
,
闫顺成
,
冯文天
,
张瑞田
,
郭大龙
,
李斌
,
汪寒冰
,
黄忠魁
,
海帮
,
张敏
,
马新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4.513
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研究了50 keV/u Ne8+碰撞CO转移电离反应中生成的CO2+碎裂过程.通过重构分子离子爆炸碎片C+和O+的三维动量,获得了质心系中CO2+碎裂过程中释放的动能(KER).在KER谱中发现了来自亚稳态1∑+,1Π,3Π解离的...
关键词:
取向效应
,
KER
,
CO
,
反应显微成像谱仪
冯文天
,
马新文
,
朱小龙
,
张少峰
,
刘惠萍
,
李斌
,
闫顺成
原子核物理评论
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对70和100 keV He2+与He原子碰撞转移电离(TI)过程中不同出射角度的电子能谱进行了测量,观测到出射电子能谱具有如下分布特征:出射电子速度分布介于0和入射离子速度νp之间;在不同出射角度电子能谱分布均有一极大值存在,随着出射角度的增大,能谱分布极大值逐渐减小; 当电子...
关键词:
反应显微谱仪
,
转移电离
,
ECC电子
,
"准分子"模型
张鹏举
,
马新文
,
闫顺成
,
许慎跃
,
张少峰
,
朱小龙
,
刘惠萍
原子核物理评论
利用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对电子轰击Ne原子的单电离反应(e,2e)进行了研究,实验测量了70-3300 eV入射能量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价反冲离子的动量分布,并对反冲离子的总动量进行了还原.介绍了一个简单的碰撞机制,据此着重分析了反冲离子纵向动量和横向动量二维谱形成的原因,该碰撞机制能够较好...
关键词:
反冲离子
,
单电离反应
,
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
,
动量分布
周秋香
,
张少峰
,
宋海斌
,
岳琳
,
王延吉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3.028
在中温水热反应条件下,以CoCl2·6H2O、2,6-萘二羧酸(2,6-pda)和4,4'-bpy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二维互穿配位聚合物[Co3(2,6-nda)3(4,4'-bpy)1.5]n晶体,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TGA-GTA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C2...
关键词:
水热合成
,
二维互穿配位聚合物
,
晶体结构
余迎新
,
张少峰
,
宋海斌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3.025
在中温水热条件下,利用醋酸镉和3-(3-吡啶基)丙烯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d(C8H7NO2)2]n.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5031(2)nm,b=0.8109(3)nm,c=0.9531(...
关键词:
二维配位聚合物
,
水热合成
,
晶体结构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