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波
,
王利霞
,
王心超
,
刘晓东
,
蒋林
,
卞宁
,
张扬
,
李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等规聚丙烯材料,选取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作为微制品力学性能的指标,基于正交实验设计进行微注塑成型实验以成型微拉伸试样,采用直观分析、信噪比分析及方差分析对微试样的拉伸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工艺参数对厚度1.0 mm,0.5mm和0.2 mrn的微注塑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重要性,并分析尺度效应对...
关键词:
微注塑制品
,
力学性能
,
工艺参数
,
正交实验
,
尺度效应
谭秀兰
,
李恺
,
补辉
,
张建波
,
曾勇
,
罗江山
,
王朝阳
,
唐永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直接镀覆具有自支撑性金层,采用类似粉浆浇注的方法将镀金的二氧化硅微球成形,再将成形热处理后的块体样品用氢氟酸去除二氧化硅模板,成功制备出圆柱体形状的泡沫金样品.建立了简便的二氧化硅模板法制备超低密度块体泡沫金的工艺,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化学镀金后SiO2微球表...
关键词:
泡沫金
,
空心微球
,
可溶性模板法
张建波
,
张永安
,
朱宝宏
,
王锋
,
郑毅
,
熊柏青
,
王玉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度X散射实验方法(SAXS)、透射电镜(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Al-4.74Cu-0.50Mg-0.30Ag合金单级时效过程中的沉淀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单级时效过程中的主要析出相为Ω相和少量的θ'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的径向尺寸明显增大,宽度方向变化较小,逐渐演变...
关键词:
铝合金
,
小角度X散射
,
沉淀
,
体积分数
夏效杰
,
房宽峻
,
任斌
,
蔡玉青
,
张建波
,
赵云国
,
郝龙云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1.140117
在低于聚合物纳米球玻璃化转变温度(110.69℃)的条件下,用两种分散染料对聚(苯乙烯-丙烯酸)[P(St-co-AA)]纳米球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75~ 95℃)和染料用量(1%~5%)对纳米球上染料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温度越高,分散染料用量越大,所得到聚合物纳米球的颜色越深越鲜艳.分子...
关键词:
分散染料
,
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
彩色纳米球
,
吸附量
李勇
,
郑碰菊
,
张建波
,
刘耀
,
杨新涛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3.023
定向凝固技术可获得定向及单晶组织结构,大大改善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阐述了定向凝固理论及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现状,定向凝固技术的发展过程就是温度梯度不断提高、冷却速率不断加快的过程.简述了几种新型定向凝固技术,并展望了定向凝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定向凝固
,
成分过冷
,
界面稳定
,
温度梯度
刘江
,
史迪
,
张文生
,
叶家元
,
张建波
硅酸盐通报
以水玻璃为激发剂,硅钙渣、矿渣微粉为原料制备得到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别采用XRD、IR、TG-DSC、ESEM等手段研究了试样不同龄期的反应产物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反应产物为低Ca/Si比的C-(A)-S-H凝胶;这些C-(A)-S-H凝胶粒子相互分叉搭接,形成致密的三维蜂窝状网络结构;随...
关键词:
硅钙渣
,
碱激发胶凝材料
,
C-(A)-S-H凝胶
,
机理
张敏弟
,
王国玉
,
张建波
,
高德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和DPIV对空化水翼近壁处的空化云流动形态和运动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绕Hydronautics翼型的空化云运动是一个准周期性过程:稳定空泡团初生在翼型前部,向翼型后部发展布满整个翼面,在翼型后缘出现汽泡团旋涡,伴随反向运动,最终向下游脱落.当前条件下空泡团旋涡脱落周期约为...
关键词:
空化
,
Hydronautics水翼
,
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
,
DPIV
唐孝端
,
张建波
,
孟现阳
,
吴江涛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振动弦黏度/密度计对1,1,1,2,3,3,3七氟丙烷(HFC-227ea)的黏度和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范围为243.15-363.15K,压力范围为0.54-11.49MPa,黏度和密度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分别为4-2%和4-0.2%。利用获得的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HFC-227ea黏度和密度...
关键词:
密度
,
HFC-227ea
,
振动弦
,
黏度
朱宝宏
,
熊柏青
,
张永安
,
张建波
,
李志辉
,
李锡武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3.00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139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和析出序列,并测试了合金不同状态下的硬度及电导率,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2139合金在时效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DSC曲线上出现3个放热峰,其峰值温度分别为171,230和276℃,分别对应着...
关键词:
Al-Cu-Mg-Ag
,
时效强化
,
析出行为
,
Ω相
张建波
,
张永安
,
朱宝宏
,
王锋
,
李志辉
,
熊柏青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2.003
采用硬度测试、透射电镜(T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多级断续时效对高Cu/Mg比Al-Cu-Mg-Ag-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续时效第二级低温时效对合金硬度无明显影响,第三级高温时效对硬度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硬度先增大且在160℃时效20 h左右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断续时效
,
TEM
,
Al-Cu-Mg-Ag
,
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