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
,
张少峰
,
朱小龙
,
闫顺成
,
冯文天
,
张瑞田
,
郭大龙
,
李斌
,
汪寒冰
,
黄忠魁
,
海帮
,
张敏
,
马新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4.513
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研究了50 keV/u Ne8+碰撞CO转移电离反应中生成的CO2+碎裂过程.通过重构分子离子爆炸碎片C+和O+的三维动量,获得了质心系中CO2+碎裂过程中释放的动能(KER).在KER谱中发现了来自亚稳态1∑+,1Π,3Π解离的峰、3∑+态解离的峰和1∑Ⅱ)态解离的峰,同时发现了排斥态3∑-的贡献.在3∑-态解离的分子轴取向分布中,首次观测到CO2+解离的分子轴取向效应.
关键词:
取向效应
,
KER
,
CO
,
反应显微成像谱仪
张敏
,
李林泽
,
何为
,
胡文成
,
万小波
,
张云望
,
杜凯
,
张林
材料导报
以有机玻璃为镀件,通过化学镀铁工艺构建了应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的铁黑腔.采用离子钯为活性剂,考察了氯化钯质量浓度对镀层覆盖率的影响;详细研究了镀液中主盐硫酸亚铁、还原剂硼氢化钠和缓冲剂硼酸、工艺条件(pH值和温度)对镀速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主盐和还原剂质量浓度的增加,镀速明显加快;而缓冲剂对镀速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pH值和温度的升高,镀速也明显加快.对相应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为最终建立动力学方程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化学镀铁
,
离子钯
,
影响因素
,
镀速
杨晓旭
,
张敏
,
黄野
,
胡小刚
,
潘玉丽
,
程世红
,
杜木
,
丁永文
机械工程材料
用电沉积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纯镍镀层和纳米SiC/Ni复合镀层,考察了电镀时间、SiC质量浓度、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对复合镀层中纳米SiC含量的影响,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SiC纳米颗粒的尺寸;最后研究了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镀层中纳米SiC的含量随着电镀时间延长、电流密度增大、镀液温度升高以及SiC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最佳工艺参数为电镀时间30 min,SiC质量浓度20 g·L-1,电流密度2 A·dm-2,镀液温度60℃,镀液pH4.5,搅拌速度300 r· min-1;与纯镍镀层相比,纳米SiC/Ni复合镀层的晶粒更细小,组织更致密,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因数降低了7%以上,磨损率降低了50%.
关键词:
电沉积
,
纳米复合镀层
,
镍
,
纳米SiC
,
摩擦
,
磨损
卢冠辰
,
陈长军
,
张敏
,
王晓南
,
陈文刚
,
刘星
,
王健飞
,
万德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玻璃在未预氧化可伐合金表面直接润湿的方法,在不同加热温度下、保温相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用显微镜测量实验试样润湿角和润湿直径;利用SEM和EDS对反应界面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元素扩散进行了研究,得出反应界面与润湿角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在未氧化可伐合金表面润湿角依然不断减小,可以达到良好的润湿效果;当温度达到1000℃时,润湿效果达到良好状态,界面反应层Fe2SiO4溶解于玻璃速度快于生成Fe2SiO4的速度时,反应层越来越少,进而促进上层玻璃与合金继续反应导致润湿角越来越小,润湿效果越来越好.
关键词:
可伐合金
,
润湿性
,
反应界面
,
硅酸盐玻璃
陈长军
,
刘星
,
王晓南
,
张敏
,
张超
,
李洋
,
包亦望
,
万德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润湿角,针对影响建筑玻璃与304奥氏体不锈钢润湿性的主要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液态玻璃边界与不锈钢表面接触的位置是峰顶谷底还是中间部分具有随机性,从而导致粗糙度对润湿角的影响呈现无规律变化;随保温温度由800℃增至900℃,玻璃在不锈钢表面的润湿角明显减小,而当温度达到950℃时,玻璃中则出现大量气孔且部分试样炸裂;当保温时间分别为5、20、40 min时,相对应的润湿角逐渐减小润湿过程逐渐趋于平衡;不锈钢经过预氧化处理表面生成氧化层,液态玻璃在氧化层表面的润湿性提高.因此在实际封接过程中,适当增加保温温度及时间、预先氧化处理不锈钢板能有效增强玻璃与不锈钢的润湿性,提高两者的封接质量.
关键词:
不锈钢
,
玻璃
,
润湿
,
激光封接
尹艳平
,
张敏
,
边纯君
,
高峰利
,
高盼
,
况栋梁
,
宋莉芳
,
陈华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6.023
采用聚醋酸乙烯酯(PVAc)胶乳制备了改性水泥砂浆,研究了PVAc胶乳对砂浆工作性能、粘结强度、力学强度和吸水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改性砂浆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PVAc掺量由O增加到25%,改性砂浆的粘结强度增长幅度超过90%;PVAc胶乳掺量小于13%时对延长砂浆的凝结时间、提高砂浆的韧性有显著作用,并可大幅度降低压折比、吸水率;当PVAc掺量超过18%,改性砂浆的吸水率低于1%;SEM测试结果表明PVAc胶乳固化物可有效填充水泥砂浆的内部孔隙,在水化物与集料之间起到桥接作用,使水泥石结构更致密.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
,
凝结时间
,
力学强度
,
粘结强度
,
吸水率
邓德伟
,
刘海英
,
张林
,
孙奇
,
杨树华
,
宋茂付
,
郑海彤
,
张敏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OM、TEM和XRD对深层渗碳处理后H13钢的显微组织进行观测,研究了深层渗碳对H13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后完全退火试样与渗碳后球化退火试样的渗碳层厚度均在3 mm以上,组织细密均匀,硬度提高30%~60%;渗碳后球化退火试样的晶粒更细小,基体上碳化物弥散分布并存在较多的亚结构,且表面硬度稍高于渗碳后完全退火试样.最佳深层渗碳处理工艺为1000℃下固体渗碳4h,接着进行球化退火(840℃保温4h,炉冷到740℃再保温4h,炉冷到500℃后空冷到室温),然后进行1030℃淬火10 min,最后进行560℃回火2次,每次2h.
关键词:
H13钢
,
深层渗碳
,
球化退火
,
完全退火
,
碳化物
高祥明
,
孙力军
,
李桂军
,
曾建华
,
何生平
,
王谦
,
张敏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8.04.008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设计了以CaO-A12O3为基,添加MgO、BaO、CaF2、Na2O等组分的精炼渣,通过实验室系统研究,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精炼渣组分百分比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硫精炼渣的最佳组成.采用该精炼渣进行脱硫试验,可使钢中硫含量降至0.0004%.
关键词:
CaO-A12O3基精炼渣
,
炉外脱硫
,
氧化钡
,
硫分配比LS
,
正交回归方程
温玉清
,
孟惠民
,
尚伟
,
张敏
,
张旋
,
陶勇
,
黄成泽
表面技术
采用自组装方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膜层,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自组装膜层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自组装膜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铝合金基体相比,自组装膜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了3个数量级,电化学阻抗值增大了近1倍,达到了提高铝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
铝合金
,
自组装膜
,
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耐蚀性
刘钢
,
张秀艳
,
徐跃
,
张敏
,
贾明君
,
张文祥
,
吴通好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00434
以纳米孔炭(N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NC催化剂,并用于以空气为氧源的苯甲醇液相氧化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2吸附-脱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Mn负载量和焙烧温度,以及反应条件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MnOx/NC催化剂的活性较高,反应4h后苯甲醇转化率可达80.4%;明显高于活性炭负载的MnOx催化剂.这主要归因于其表面存在大量高分散、且易于还原的Mn物种.
关键词:
纳米孔炭
,
氧化锰
,
负载型催化剂
,
苯甲醇
,
氧化反应
,
苯甲醛
,
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