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凤章
,
李玉娟
,
张旦闻
,
吴锐
,
田保红
,
王宇飞
,
魏世忠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Cu-Al合金薄板内氧化和热挤压成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块体Cu-Al2O3复合材料.φ89.7 mm×0.5 mm的Cu-0.16 mass% Al合金圆薄片900℃×8h内氧化后,经表面清理、叠层装入包套、密封和800℃热挤压,制备出了φ20 mm的Cu-Al2O3复合材料棒材(块体材料),并经...
关键词:
Cu-Al2O3复合材料
,
块体材料
,
内氧化
,
热挤压
,
显微组织
,
性能
任凤章
,
罗玉梅
,
张伟
,
张旦闻
,
田保红
,
魏世忠
,
苏娟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裂纹柔度法对45钢调质喷丸试样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将其测试结果与结合电解抛光技术的X射线法测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裂纹柔度法测得距喷丸表面300μm深处的残余压应力为471MPa,残余压应力场深为900 μm;X射线法测得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在近表层120 μm处,为446 NPa...
关键词:
残余应力
,
裂纹柔度法
,
X射线法
,
电解抛光
苏凡凡
,
张旦闻
,
赵冬梅
,
任凤章
,
田保红
,
贾淑果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简化的内氧化工艺制备了Al203/Cu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内氧化时间(3~10h)及不同变形量(20%~80%)下的Al203/Cu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导电率,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氧化法制备的Al203/Cu复合材料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级的Al2O3颗粒;复合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的晶粒大...
关键词:
Al2O3/Cu复合材料
,
内氧化法
,
弥散强化
,
导电率
,
显微硬度
张旦闻
,
刘宏昭
,
董企铭
,
刘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4.008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u-3.2Ni-0.75Si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调幅分解是其时效相变过程失稳方式之一.发生调幅分解存在一临界温度TR(450~500℃),当时效温度低于TR时,合金的时效分解经历调幅分解、有序化等一系列亚稳过程后,最终析出平衡相δ-Ni2Si.当时效...
关键词:
铜合金
,
时效
,
调幅分解
,
析出相
任凤章
,
张旦闻
,
吴锐
,
王宇飞
,
孙娟
,
魏世忠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切削力来评价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时,由于惧怕刀具磨损造成切削力变化影响了材质切削性能评价的准确性,往往不断地更换刀具(机夹式车刀更换刀片,或整体焊接车刀的更换),但刀具的更换对切削力的影响未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用一种均质材料试样为切削对象,在实验证明刀具的磨损可忽略不计的条件下,采用同一种切削参数,...
关键词:
切削性能评价
,
切削力
,
刀片
,
重装
张旦闻
,
赵冬梅
,
董企铭
,
刘平
,
刘宏昭
功能材料
利用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法对Cu-Ni-Si组合时效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预时效工艺对Cu-Ni-Si合金的二次时效强化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450℃×8h预时效工艺二次时效强化效应最为明显,强化效应产生的温度范围在300~350℃,显微硬度升高20~60HV;500℃×8h、450℃×4h预时效工艺...
关键词:
铜合金
,
时效
,
导电率
,
预时效
,
析出相
张旦闻
,
刘宏昭
,
赵冬梅
,
杨延欣
,
孙娟
功能材料
利用转动结构对面内位移高度灵敏的特性提出了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测量的新方法,对转动结构作了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了实验装置模拟残余应力释放对转动结构变形的影响.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取得良好一致.本研究表明转动结构具有较高的测量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试样制作及数据测量方便,为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残余...
关键词:
残余应力
,
转动结构
,
铜合金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