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雁
,
魏仲航
,
孙宝强
,
陆瑞芬
,
张淑英
,
刘浩宇
,
甄开吉
,
常新
,
李青
,
方赤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10.011
以铁卟啉为催化剂,在NaOH/CH3OH中加入H2O2溶液,可将1-萘酚和2-萘酚高选择性氧化成2-羟基-1,4-萘醌(HNQ).UV-Vis图可观察到铁卟啉与H2O2形成的氧-高价铁卟啉化合物;由吸收光谱的变化,可确定金属卟啉中间体形成的平衡常数.由HNQ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确定HNQ的形成与分解均为1级反应.
关键词:
铁卟啉催化剂
,
中间体
,
萘酚
,
羟基萘醌
,
平衡常数
张淑英
,
卜赛斌
,
崔凤辉
,
高新华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0.05.008
用15个稀土元素纯氧化物为标准参考物,以Li2B4O7为熔剂制成熔融片,根据“表观浓度”理论建立了一种简易的混合稀土无标定量分析方法.用不含分析元素的14个稀土元素熔片及试剂空白片为零点,以100%含量或其它含量的分析元素熔片为高含量点,建立校准曲线,用De Jongh模式计算理论α系数,用回归法计算谱线重叠校正系数,以校正共存元素的吸收-增强效应和谱线重叠影响.用若干试样考察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试验表明,所得的分析结果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XRF
,
混合稀土
隋振恩
,
张淑英
,
辛宪忠
,
张宝杰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08.014
介绍了重力沉降法和容量沉降法两种测定乳胶涂料中填料粒径的方法.通过比较粉体粒径结果显示:沉降法比激光法更形象直观,更能代表体系粒径真实情况.以滑石粉、重钙、轻钙粉体为基准,采用不同用量、不同类型的分散剂的容量沉降法进行比较得出:用容量沉降法能定量地对分散剂性能做出评价.
关键词:
沉降容量法
,
粒径
,
分散剂
,
涂料
,
填料
,
选择
,
测定
卜赛斌
,
张淑英
,
李明洁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1999.06.012
采用纯物质的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样品,制成含分析元素的混合标准溶液,加入内标后取标准液滴加到滤纸上进行干燥,以此为分析标样测定分析线与内标线的强度比,相对于分析元素含量绘制校准曲线.方法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相对误差为1%,可满足工艺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
磁致伸缩材料
,
稀土
,
溶液-滤纸片法
,
X射线荧光光谱
张淑英
,
阮北
,
武克忠
材料保护
为了扩大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的应用范围,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镍电极表面电化学合成聚苯胺(PANI),制备了聚苯胺修饰镍(PANI-镍)电极.用极化曲线、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及交流阻抗谱分析了PANI-镍电极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镍电极相比,PANI-镍电极的自腐蚀电位正移了150 mV,自腐蚀电流降低为原来的1/19;PANI-镍电极在3%NaCI溶液浸泡4 000 min后PANI膜逐渐失去作用,16 000 min后开始大面积剥离;PANI膜对镍电极的保护机理是屏蔽作用.
关键词:
聚苯胺修饰镍电极
,
循环伏安法
,
交流阻抗谱
,
极化曲线
,
防腐蚀性能
张淑英
,
温柳青
,
武克忠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447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电极表面聚合制备了季铵盐[CnH2n+1N(CH3)3]Cl(n=12,14,16,18)掺杂的聚苯胺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对复合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容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其中[C18H37N(CH3)3]Cl季铵盐掺杂的聚苯胺复合电极比表面积大,电容性能好,在2×10-3 A的充电电流下,初始比电容高达329.6 F/g,未掺杂电极比电容为199.0 Wg.而且,复合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良好,经3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为252.4 F/g.
关键词:
聚苯胺
,
季铵盐
,
表面活性剂
,
超级电容器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