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
,
张玉祥
,
胡灵峰
,
张宏科
,
张春林
,
杜红梅
,
何海晓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10.03.013
合成了一种新的磷光Ir(Ⅲ)配合物Ir(NCPy)2acac,其中NCPy和acac分别代表9-(2-萘基)-3-吡啶-咔唑和乙酰丙酮.利用该配合物制备了掺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其中掺杂器件在513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绿色磷光发射,最大亮度为24 34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16.45 cd/A,色坐标为(O.26,0.62),是首次报道的新型Ir(Ⅲ)配合物绿色磷光材料.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绿色磷光材料
,
Ir(Ⅲ)配合物
杨玉娟
,
王锦程
,
张玉祥
,
朱耀产
,
杨根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KKSM多相场模型,分别研究了定向凝固条件下亚共晶、过共晶成分的CBr4-C2Cl6合金层片生长形貌选择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层片间距的不断增加,亚共晶的形貌选择变化依次为:层片湮没→稳态生长→2λ0不稳定性→层片分叉与形核;而过共晶的形貌选择变化依次为:层片湮没→稳态生长→2λ0不稳定性→T-2λ0不稳定性→Tilt 生长→T-1λ0不稳定性.模拟结果不仅与理论计算的形貌选择图相符,而且与实验结果定性地一致.
关键词:
多相场
,
层片生长
,
亚共晶
,
过共晶
,
CBr4-C2Cl6合金
杨玉娟
,
王锦程
,
朱耀产
,
张玉祥
,
杨根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Nestler多相场模型,模拟了给定不同数目与形态的核心及随机形核等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自由共晶生长过程,研究了自由共晶生长机制;由固相体积分数随转变时间的对数关系曲线考察了Avrami指数的变化,证实自由共晶生长过程中存在3种生长机制:扩散控制生长、层片耦合生长及调幅分解生长,并且自由共晶生长过程实际是3种生长机制相互转变的过程.
关键词:
多相场法
,
共晶
,
Avrami指数
,
生长机制
刘鹏
,
何亮
,
张玉祥
,
朱丙坤
材料开发与应用
钢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对分析马氏体相变过程、指导合金成分设计、制定热处理工艺和焊接工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Ms点的预测方法,主要分为经验回归模型、热力学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并对三种模型的研究进展和优缺点进行详细评述.
关键词:
Ms点
,
经验回归
,
热力学
,
神经网络
,
模型
何亮
,
牛继承
,
张玉祥
,
薛钢
,
王涛
,
朱丙坤
材料开发与应用
根据182组实测焊缝金属奥氏体分解温度值,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方法、非线性回归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奥氏体分解温度的预测公式或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回归公式难以准确体现各因素与奥氏体分解温度之间的关系,引入Mo指数和ln(t8/3)函数,预测精度有所提高;考虑了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于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公式的,更适合于奥氏体分解温度预测研究.
关键词:
奥氏体分解温度
,
线性回归
,
非线性回归
,
神经网络
杨建海
,
张玉祥
,
葛利玲
,
陈家照
,
张鑫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102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和表面机械滚压处理(SMRT)相结合的混合表面纳米化方法, 在2A14铝合金上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GNS)表层, 对比研究了原始样品和常温空气及低温液氮环境下混合表面纳米化样品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经混合表面纳米化处理后, 2A14铝合金晶粒尺寸由最表层约30 nm逐渐增大到基体的原始尺寸, 塑性变形层厚度约130 μm, 表面粗糙度Ra约为0.6 μm, 表面微小裂纹消失. 与原始样品相比, 经过SFPB处理的样品耐点蚀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混合表面纳米化样品的耐点蚀能力得到提高, 其中常温空气环境下样品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击破电位分别由-1.01228和-0.29666 V升高到-0.67445和0.026760 V, 耐点蚀能力最强. 分析表明, 表层晶粒尺寸纳米化、晶界显著增多、残余压应力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样品的耐点蚀性能.
关键词:
铝合金,
,
混合表面纳米化,
,
梯度纳米结构,
,
耐点蚀性能
杨建海
,
张玉祥
,
葛利玲
,
程晓
,
陈家照
,
高杨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421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和表面机械滚压处理(SMRT)相结合的混合表面纳米化(HSNC)方法在2A14铝合金表面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GNS)表层,之后进行了搅拌摩擦焊(FSW)。利用OM、SEM和TEM对比研究了HSNC样品和原始样品FSW焊缝的微观组织和断裂形貌。结果表明,GNS表层以类似“S”线复杂形式分布在HSNC样品的热机影响区(TMAZ)和焊核区(NZ)中,形成了纳米层区(NLZ);原始样品显微硬度最低处和断裂位置均发生在前进侧的TMAZ,HSNC样品显微硬度最低处和断裂位置均发生在NZ;HSNC样品的抗拉强度比原始样品提高了6.4%,延伸率比原始样品提高了14.1%,两者的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但原始样品断口形貌为非等轴韧窝和撕裂韧窝,HSNC样品断口形貌为等轴韧窝。分析表明,由于纳米晶的优异性能,NLZ在提高焊缝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塑性变形能力。
关键词:
铝合金
,
混合表面纳米化
,
搅拌摩擦焊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张玉祥
,
王锦程
,
杨玉娟
,
杨根仓
,
周尧和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10.018
在把网格引入的各向异性的影响降低到合理范围的基础上,采用相场法研究了在无弹性场作用时,沉淀颗粒间的扩散场相互作用对沉淀相形貌及成分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扩散场的相互作用,在沉淀相生长及粗化过程中,沉淀颗粒形貌可出现圆形→方形→圆形→菱形→圆形的多种变化,且沉淀内部呈现成分不均匀性.随着沉淀相体积分数的增大,沉淀颗粒间的扩散场相互作用加强,对沉淀相形貌及其成分的影响也更加显著.
关键词:
相场法
,
沉淀组织
,
扩散场
,
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