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
,
彭志坚
,
崔学民
,
王成彪
,
葛慧琳
,
付志强
,
杨义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分析纯Fe_2O_3、NiO、ZnO、Al_2O_3为原料,并适量配以烧结助剂,掺杂试剂、粘接剂和分散剂,磨细过筛后干压成陶瓷素坯,并一次烧结合成Ni-Zn铁氧体.研究了不同浓度Al3+掺杂Ni-Zn铁氧体的合成与烧结制度.发现Al~(3+)掺杂Ni-Zn铁氧体的合成和烧结具有很强的组成依赖性:随...
关键词:
一步合成法
,
Ni-Zn铁氧体
,
掺杂
,
烧结制度
付志强
,
王成彪
,
岳文
,
彭志坚
,
于翔
,
林松盛
,
代明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考察钨含量和摩擦条件对掺钨DLC涂层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钨含量的增加,DLC涂层摩擦系数明显增加;钨含量为3.1%(原子分数)的掺钨DLC涂层的耐磨性最好.在干摩擦条件下,低钨含量的DLC涂层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有所增加,高钨含量的DLC涂层在高载荷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高钨含量的DL...
关键词:
掺钨类金刚石
,
钨含量
,
摩擦条件
,
摩擦磨损性能
付志强
,
王成彪
,
周家斌
,
高功申
,
王伟
,
彭志坚
,
于翔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探讨Ni-AlN复合膜和渐变Ni-AlN选择性吸收涂层的中频溅射技术.结果表明:随着镍靶电流增加和铝靶电流减小,铝靶溅射由金属模式向反应模式转变对应的临界氮气流量降低,制备的Ni-AlN复合膜中镍含量增加,铝含量和氮/铝原子比减少,更容易产生游离铝.随着单层复合材料吸收层沉积时间的增加,Ni-AlN...
关键词:
Ni-AlN
,
复合膜
,
选择性吸收涂层
,
中频反应溅射
石佳佳
,
付志强
,
岳文
,
王成彪
,
彭志坚
,
于翔
,
康嘉杰
稀有金属
研究了阴极电弧离子渗钛对316L不锈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阴极电弧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的渗钛层峰值钛含量为66%(质量分数),渗钛层主要由Fe2Ti和NiTi相组成,渗层与基体结合牢固;表面硬度由基体的2000 MPa提高到了4000 MPa,硬化层深度约为150 μm...
关键词:
阴极电弧
,
离子渗钛
,
316L不锈钢
,
摩擦磨损性能
杨义勇
,
彭志坚
,
苗赫濯
,
王成彪
,
付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刀具涂层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提高涂层刀具性能的"五化"措施:沉积工艺复合化、薄膜组成多元化、薄膜结构多层化、薄膜组成和显微结构梯度化、薄膜晶粒纳米化.基于这个思想,提出了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技术进行陶瓷刀具表面改性,并在最近几年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同轴枪对硬质合金和氮化硅...
关键词:
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
,
陶瓷刀具
,
表面改性
彭志坚
,
苗赫濯
,
刘亮
,
齐龙浩
,
司文捷
,
李文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5.034
回顾了多组分硬质薄膜的发展,指出了多组分薄膜低温淀积时相组成研究与预测存在的问题.对多组分硬质薄膜,包括类质同晶体系与多组分共熔体,低共熔体系、转熔体系、亚稳定固熔体与非晶固熔体,化合物,梯度薄膜,多相薄膜材料,多层薄膜和超晶格薄膜等可能的相组成与相关性质进行了讨论.对淀积速率与薄膜厚度,相组成与薄...
关键词:
多组分薄膜
,
超硬薄膜
,
相组成
彭志坚
,
陈黔湘
,
张东升
,
张斌
,
郑银珠
,
钱功明
钢铁研究
针对水钢将除尘灰直接配入混合料中不好烧结的问题,探索1条新途径,将多种除尘灰配合造小球掺人烧结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往二次混合料中掺入Φ3~8 mm的除尘灰小球4%~10%,能较好地改善料层透气性,增加产量和降低能耗,可达到理想的节能减排效果.
关键词:
铁矿烧结
,
除尘灰
,
二次混合
,
节能减排
,
试验研究
林仕伟
,
司文捷
,
彭志坚
,
苗赫濯
,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2.04.003
综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机理及氧化理论,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介.其中重点介绍了Si-C-(O)-(N)体系的"无定型-成核-晶粒长大"结晶机理和Si-C-N体系的"分离-分解-结晶"结晶机理;并具体介绍了Si-C-N-O和Si-(B)-C-N高温氧化机理.
关键词:
有机硅聚合物
,
前驱体
,
前驱体陶瓷
,
复合材料
,
结晶
,
氧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