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
,
陈浩然
,
徐世烺
,
赵光远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0.03.018
复合材料界面附近的力学性态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强韧化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研究和讨论了含裂纹的双相介质的J积分守恒定律的适用性问题,采用有限元法证明了当裂纹平行靠近界面时,其J积分数值与裂纹位置无关的假设.文中建立了一种双相介质界面附近存在斜裂纹的分析模型,用有限元和数值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在远场单...
关键词:
双相介质
,
界面
,
裂纹
,
能量释放率
,
J积分守恒性
徐世烺
,
蔡新华
复合材料学报
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进行了快速碳化、预裂后的快速碳化、渗透性、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及自由氯离子含量测定,研究了不同龄期UHTCC的抗碳化性能和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无裂缝状态下,UHTCC的抗碳化性能与同强度普通混凝土相当,但在相同荷载预裂后,UHTCC裂缝处的碳化深度仅为对比混...
关键词:
超高韧性
,
水泥基复合材料
,
碳化
,
渗透性
,
氯离子扩散
徐世烺
,
阎轶群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单束纤维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薄板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的受力特征和影响其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临界配网率的概念。以配网率为变化参数,讨论了在低配网率(配网率小于1%)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配网率...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
配网率
,
纤维利用率
,
极限承载力
,
本构模型
吴香国
,
韩相默
,
徐世烺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8.02.022
根据Tjiptobroto的工作,假设初始裂纹为最终失效裂纹,引入非初始裂纹纤维基体间的部分剥离能耗散项和单位失效面上随机纤维有效根数,依据初始裂纹总耗散能与非初始裂纹耗散能的平衡准则,研究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多裂纹扩展失效机制.根据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特性,修正和简化了各能量耗散项,建立了基于能量...
关键词:
钢纤维
,
高性能
,
水泥基
,
复合材料
,
虚拟应变硬化
,
部分剥离能
侯利军
,
张秀芳
,
徐世烺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不同厚度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试件的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厚度对其弯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量纲分析做了进一步解释。结合ASTM C 1609标准,提出了以单位塑性铰区体积的能量消耗Tv为参数的韧性评价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试件的名义弯曲应力-弯曲应变曲线与裂缝宽度变化曲线几乎...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试件厚度
,
弯曲强度
,
裂缝宽度
,
中和轴高度
,
韧性指数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
张异
,
钱春香
,
赵飞
,
何智海
,
曲军
,
郭景强
,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23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以缓凝组分、减缩组分对等配合比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灰比浆体非可蒸发水含量及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演化分析了其...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度
,
减水剂
,
非可蒸发水
,
内部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