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君
,
于秀华
,
唐忠锋
,
徐初阳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进一步改善超细CaCO3的表面活性,利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对超细CaCO3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密炼工艺制备了超细CaCO3/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接触角测定仪(CAMI)和粒径分析等研究了改性前后超细CaCO3的结构变化,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改性前后超细CaCO3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与超细CaCO3粉体间能形成化学结合,修饰后的超细Ca-CO3能有效阻止颗粒间团聚,并均匀分散在橡胶胶体中,与胶体间形成物理和化学交联结构;改性后超细Ca-CO3在SBS体系中能形成网状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活化超细CaCO3的质量分数为20%时,能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超细CaCO3
,
硅烷偶联剂
,
表面修饰
,
热塑性丁苯橡胶
,
交联结构
程国君
,
于秀华
,
唐忠锋
,
徐初阳
材料导报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超细CaCO3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直接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超细CaCO3/SBS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硬度、耐热性的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超细CaCO3在SBS体系中能形成网状结构,材料的拉伸性能、硬度及耐热性能提高.当CaCO3含量为10%时能获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耐热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超细CaCO3
,
SBS
,
拉伸强度
,
硬度
,
耐热性能
王利
,
周国红
,
徐初阳
,
陈晨
,
王士维
中国材料进展
通过某国产氧化铝粉体的研磨和分散,得到颗粒粒度分布窄、颗粒大小均匀的氧化铝粉体;添加氧化镁为烧结助剂,分别进行无压烧结和真空烧结,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氧化铝陶瓷的相对密度、显微结构、抗弯强度和直线透过率的影响.在1 500℃无压烧结样品晶粒尺寸为2-3 μm,抗弯强度达到545 MPa; 1 850℃真空烧结样品的晶粒尺寸为20-30 μm,直线透过率(600 nm)达到32%.
关键词:
粒度分布
,
氧化铝陶瓷
,
抗弯强度
,
透明陶瓷
,
直线透过率
王艳丽
,
谭德新
,
张明旭
,
徐国财
,
徐初阳
,
李本侠
功能材料
在微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超声还原氯化钯水溶液,合成纳米Pd粒子,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纳米Pd粒子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VP用量对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P与PdCl2的质量比为10:1、超声反应50min时,得到规则的单分散球型纳米Pd粒子,粒径大约8nm左右.根据紫外-可见特征吸收波峰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结合能的变化,提出了纳米粒子的稳定分散是借助于纳米Pd与PVP之间的配位作用来实现的.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
纳米Pd粒子
,
生长过程
,
形貌
,
超声
王艳丽
,
谭德新
,
徐国财
,
闵凡飞
,
徐初阳
复合材料学报
将超声波作用于含有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氯化钯水溶液中,在不加任何引发剂、乳化剂和还原剂的条件下,合成带有酰胺基、磺酸基等官能基团的Pd-P(MMA-AMPS)复合微球.考察了单体质量配比对复合微球形貌的影响,用XRD、TGA、FTIR、TEM和粒度分析仪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合成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可实现Pd2+的还原与单体聚合的同步进行,并且金属钯与基体P(MMA-AMPS)共聚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复合微球,钯质量分数为20%左右,粒径约0.76 μm,还原得到的钯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微球内.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
超声辐射
,
Pd-P(MMA-AMPS)
,
复合微球
王艳丽
,
谭德新
,
闵凡飞
,
徐初阳
,
张宏艳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7.028
在不加任何引发剂和乳化剂的条件下,用超声辐射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AMPS/MMA二元共聚微球,用FTIR、TGA-DSC、TEM和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和热性能分别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并初步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为200 W,在45 ℃反应75 min后转化率达83%,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微球分散均匀,粒径在0.77 μm左右,Tg为120 ℃.
关键词:
超声辐射
,
无皂乳液聚合
,
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高分子微球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