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捷
,
李霞
,
徐升华
,
孙祉伟
,
汤克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3.007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先通过光引发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内嵌聚苯乙烯肢体晶体的聚合胶体晶体(PCC),再将PCC与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进行溶剂置换,制备了离子液体聚合胶体晶体(ILPCC).采用反射光谱研究了制备过程中聚合肢体晶体结构的变化,考察了ILPCC的压力响应性和压缩性能.研究表明,离子液体使胶体晶体的带隙先蓝移后红移,达到平衡时带隙红移220 nm以上.离子液体显著改善了聚合胶体晶体的存储稳定性和压缩性能,为制备干态光子晶体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胶体晶体
,
水凝胶
,
离子液体
,
晶体结构
,
压缩性能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梁展鹏
,
彭晓峰
,
李智敏
,
王补宣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显微摄像的手段研究霜层表面冰晶形态演化.霜层充分发展后,部分柱状冰晶在周围冰晶正常生长的同时发生升华,并且升华过程从温度较低的根部开始.对于不同的结霜条件,柱状冰晶的升华过程可能以颈部熔断或者顶部融化两种不同方式结束.霜层表面存在复杂的温度和蒸汽浓度分布,局部出现负值的过饱和度是产生这种反常升华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霜
,
冰晶
,
升华
肖鑫
,
陶乐仁
,
习德成
,
马戈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微CT扫描仪的扫描成像,图像重构及灰度值分析技术对不同厚度苹果片冷冻干燥的升华过程进行实验观察,分析了界面的移动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单面传导加热的升华干燥过程,物料升华不仅在顶面进行,与搁板接触的底面以及侧面也会有水蒸气逸出.厚物料在升华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球形冻结区,升华界面呈三维模式逐渐向物料几何中心收缩.无论物料厚薄,刚开始升华干燥速率比较快,随着干燥层的增厚,升华过程的热质阻力增大,升华速率减慢.
关键词:
冷冻干燥
,
升华界面
,
移动
,
微CT
吴建青
,
陶乐仁
,
刘萌芳
,
殷猛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微CT扫描技术对猪主动脉在冷冻干燥保存中升华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升华界面移动特性,并使用质构仪对猪主动脉冻干前后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对物料底部进行加热,升华是在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时进行的.升华界面随干燥时间推移不断向壁面中心靠近.升华刚开始物料干燥速率比较快,界面移动明显,随着干燥层增厚,传质阻力增大,升华速率减慢,界面移动变化较小.质构实验对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显示血管经冷冻干燥后其弹性和耐压性等与新鲜猪主动脉相比基本得到保持.
关键词:
冻干
,
微CT扫描
,
升华界面移动特性
,
力学性能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
张异
,
钱春香
,
赵飞
,
何智海
,
曲军
,
郭景强
,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23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以缓凝组分、减缩组分对等配合比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灰比浆体非可蒸发水含量及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演化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比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徐变,其中以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效果最好;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徐变有降低作用,缓凝组分的掺入对徐变有不利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和减缩组分能通过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分传输和向外界扩散来降低徐变;早强型聚羧酸使浆体具有较多的水化产物数量,对强度的增加和徐变的降低有一定好处,缓凝组分的掺入会延缓水化并减少总水化产物数量,降低强度,使徐变增加.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度
,
减水剂
,
非可蒸发水
,
内部相对湿度
苏树强
,
丁志华
,
华泽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压力测温技术是基于在平衡状态下,冰晶温度与其饱和蒸汽压为单值函数这一基本规律,在升华干燥过程中,突然中断从冻干室流向冷阱的水蒸汽流,通过测量冻干室内压力回升情况去推算升华界面温度的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方法.与热电偶或热敏电阻测温相比,压力测温技术即不破坏冻干样品的结构,又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出移动升华界面的温度,并能判断升华干燥过程终点.文中分析了升华界面温度测量的意义与困难,建立了压力测温技术的数学模型与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压力测温技术.
关键词:
冷冻干燥
,
温度测量
,
压力测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