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建荣
,
徐君燕
,
朱里红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有效地解决当前加热炉能源消耗高、控制精度差、控制滞后等问题,针对步进式加热炉的工艺特点,提出了加热炉燃烧过程的智能控制策略,即模糊RBF网络自学习和自寻优功能,并结合动态PID反馈补偿策略.经试验表明,该系统不仅保证了在工况波动下的炉温控制精度,提高升降温速度,减少吨钢燃耗、电耗和钢坯烧损,而且...
关键词:
模糊RBF
,
加热炉
,
热轧过程
,
动态PID反馈
卜建荣
,
徐君燕
,
李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针对圆形钢管无凹模冲孔后管材塌陷量大、成形质量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管材无凹模冲孔变形机理,分析比较不同冲头对冲孔变形量大小和冲裁力的影响,提出渐进剪切成形的新思路,设计改进型冲头.经数值模拟和工艺试验证明,采用改进型冲头可以减小冲孔后管材塌陷量,降低冲裁力,提高冲裁件质量.
关键词:
钢管
,
冲孔
,
冲头
,
优化
卜建荣
,
朱里红
,
徐君燕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模糊RBF系统中各参量取值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对其参量初始值和权值进行优化,实现初冷器管压力的预测控制,进而智能协调各集气管道压力。试验表明,该系统不仅保证了集气管间压力调节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快速性,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精确性、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
GA优化
,
模糊RBF
,
集气管压力
徐君燕
,
卜建荣
,
朱楠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1
针对某带肋板齿轮坯在原闭式热精锻成形工艺方案下充填不饱满的问题,借助Deform-3D软件模拟锻造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情况,得出成形锻件在原工艺方案下不能充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艺改进,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原工艺因变形量过大,打击能量消耗过快,导致成形后期打击力不足,金属不能充满模具型...
关键词:
齿轮坯
,
热精锻
,
工艺方案
,
数值模拟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
张异
,
钱春香
,
赵飞
,
何智海
,
曲军
,
郭景强
,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23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以缓凝组分、减缩组分对等配合比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灰比浆体非可蒸发水含量及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演化分析了其...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度
,
减水剂
,
非可蒸发水
,
内部相对湿度
张云国
,
吴熙
,
毕巧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水胶比分别为0.33和0.29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的收缩和徐变性能,并与配合比相似的普通骨料自密实混凝土(SCC)及强度接近的普通混凝土(NC)进行了对比.收缩试验从入模后12小时开始,至6个月结束.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
,
工作性能
,
收缩
,
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