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孝川
,
唐学义
,
孙承帅
,
姜元勇
,
徐曾和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0.03.005
提出了通过实时测量扩散过程中多孔介质浮重变化,直接测定有效扩散系数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联系有效扩散系数和试件浮重变化的数学模型,并求出了该模型的解析解;利用非线性超定方程组优化求解的方法,结合问题的解析解和实测数据,反求出模型中的参数,有效扩散系数和边界层传质系数.用上述参数预测的试件浮重变化与实测浮重变化相差很小.表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多孔介质
,
有效孔扩散系数
,
反求参数
宋颖韬
,
徐曾和
,
史海明
,
翟玉春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3.004
针对填充床中的气固反应aA(g)+bB(s)=cC(g)+dD(s),在微元体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气体的压缩性和惰性组分的存在,从渗流力学观点出发,导出了反应气体与产物气体的非线性对流反应扩散方程和混合流体渗流方程,用有效容积法求方程的数值解,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转化情况.结果表明,颗粒尺度和反应器长度对反应进程有明显影响,这些影响可以用Thiele数、Peclet数及它们的比值来衡量,适当选取颗粒尺度和反应器长度可以改善反应器性能.
关键词:
填充床
,
气固反应
,
多组分气体
,
Thiele数
,
Peclet数
徐曾和
,
翟玉春
,
纪智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考虑到冶金固定床是颗粒堆积的松散多孔介质, 首先将单一颗粒的动力学方程推广到多颗粒的微元体上, 导出了化学反应项的具体形式, 建立了冶金固定床一维对流、反应、扩散方程, 然后求出其解析解; 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主气流中反应气体的浓度分布. 结果表明: 颗粒大小和孔隙率对反应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其影响可以用Thiele数和Peclet数定量衡量; 微元体的反应类型不等于反应器的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速率对反应气体浓度的影响超过对流速度, 而扩散的影响最小; 微元体的综合反应速率、对流速度以及反应器的长度本身是影响反应器反应类型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颗粒动力学
,
微元体动力学
,
化学反应
,
对流
,
扩散
,
解析解
张梦舟
,
徐曾和
,
梁冰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7.2015121501
以香溪河流域磷矿废渣堆堑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EPA Method 1313浸出实验方法,揭示了不同环境pH条件下磷矿废渣中所含磷素(以总磷计)在固-液相间的分配特性,基于实验结果与磷矿废渣堆堑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磷矿废渣对当地酸雨的缓冲能力,并依据渗滤控制模型对磷矿废渣堆堑体在100年间的磷素累积释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磷矿废渣中所含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对酸雨所形成的缓冲作用下,废渣堆堑内部环境pH值将长期维持在弱碱性范围内;尽管碱性环境不利于磷素的浸出,但在弱碱性条件下磷矿废渣浸出液中的总磷浓度仍然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最高排放浓度限值;磷矿废渣在100年间的磷素累积释放率为4.9 mg·kg-1,对其附近的水体可以形成磷素的点源污染.
关键词:
香溪河
,
磷矿废渣
,
浸出特性
,
磷素释放
姚武
,
梁慷
,
何莉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龄期水泥硬化浆体中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微观弹塑性和徐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C-S-H凝胶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弹性能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值,且低密度C-S-H凝胶的弹性能均高于同龄期的高密度(C-S-H凝胶.对于相同的荷载和持荷时间,高密度C-S-H凝胶的徐变显著低于同龄期低密度C-S-H凝胶.应用纳米压痕技术从微观层面测定了两种密度C-S-H凝胶的变形性能的差异,揭示了C-S-H凝胶的弹性能和徐变与凝胶的折合弹性模量呈反比关系.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弹塑性
,
纳米压痕
,
水化硅酸钙凝胶
,
徐变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张异
,
钱春香
,
赵飞
,
何智海
,
曲军
,
郭景强
,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23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以缓凝组分、减缩组分对等配合比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灰比浆体非可蒸发水含量及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演化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比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徐变,其中以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效果最好;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徐变有降低作用,缓凝组分的掺入对徐变有不利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和减缩组分能通过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分传输和向外界扩散来降低徐变;早强型聚羧酸使浆体具有较多的水化产物数量,对强度的增加和徐变的降低有一定好处,缓凝组分的掺入会延缓水化并减少总水化产物数量,降低强度,使徐变增加.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度
,
减水剂
,
非可蒸发水
,
内部相对湿度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