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旬
,
艾矫健
,
王晓东
,
徐海卫
,
李瑞
,
夏银锋
,
王建功
,
杨孝鹤
,
孙超凡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5.028
重点分析镀锡产品边部线状缺陷的生长机制和缺陷遗传规律.在大量现场试样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轧制过程工艺对细线缺陷产生的影响.采用SEM,EDS等方式分析缺陷的形貌,成分及组织.结果表明,边部线状缺陷主要由炼钢的夹杂物、热轧带钢边部翘皮、氧化铁皮以及冷轧热轧工序边部擦划伤缺陷遗传所致.通过热轧辊形优化可以...
关键词:
镀锡板
,
线状缺陷
,
边部翘皮
,
氧化铁皮
,
擦划伤
,
辊形优化
许晓静
,
徐海卫
,
张洁
,
汪建敏
,
刘忠德
,
程晓农
,
蔡兰
功能材料
采用常规熔铸、热处理、小挤压比挤压及轧制这一低成本并适合于工业化规模应用的路线,研制了一种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铸锭铝合金Al-Cu-Mg-Ti.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93K、初始应变速率为3.16×10-1s-1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其超塑伸长率为218%,流变应力为32.5MPa.断面及表面形...
关键词:
超塑性
,
高应变速率
,
铝合金
李研
,
崔阳
,
徐海卫
,
王勇围
,
鲍成人
,
周纪名
,
周建
电镀与涂饰
双相钢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在热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较为严重,导致镀锌过程中还原炉内部合金元素在带钢表面氧化富集,从而影响基板表面的浸润性,造成带钢表面漏镀缺陷.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对DP590高强钢镀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典型漏镀缺陷——不规则状缺陷和圆状缺陷进行了分析,发现基板表面合金元素氧化富集...
关键词:
双相钢
,
热镀锌
,
漏镀
,
缺陷
,
氧化铁皮
徐海卫
,
周旬
,
魏连启
,
晁伟
,
王晓婧
,
叶树峰
,
陈运法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SPHC低碳钢分别在SO2浓度为0、100、200、500和1000 mg/m3的SO2-CO2-O2-N2混合气体中1200℃时的氧化行为,通过XRD分析氧化层的组成,使用SEM和EDX分析了氧化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采用热压缩实验和金相显微镜分析了氧化皮的除鳞难度。结果表明,SO2浓度高...
关键词:
低碳钢
,
氧化
,
硫化
,
界面富集
,
除鳞性能
杨孝鹤
,
周旬
,
王松涛
,
王晓东
,
徐海卫
,
刘朋
,
魏连启
涂料工业
采用空气喷涂法在SPA-H含镍合金钢表面制备了Mg-Al-O高温防护涂层,研究了涂层对SPA-H合金钢的高温氧化行为及氧化皮粘附性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对喷涂样和空白样的剖面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采用SEM和EDX分析氧化皮中元素分布,研究Mg-Al-O涂层的作用过程和防护机理.结果表明:涂层可以大幅...
关键词:
含镍合金钢
,
高温防护涂层
,
粘附性
王畅
,
于洋
,
王林
,
陈瑾
,
徐海卫
钢铁
采用场发射SEM及TEM研究了含磷高强IF钢拉矫断带的断口形貌及析出物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导致断带的主要原因是晶界处大尺寸、树枝状Fe(Nb,Ti)P相的偏聚析出.通过对断带样品的热处理回溶试验及不同层冷冷速的热模拟试验,分析了造成Fe(Nb,Ti)P相晶界富集析出的温度范围及工艺要素.在机制研究的...
关键词:
脆性断裂
,
含磷高强IF钢
,
析出相
,
晶界偏聚
徐海卫
,
于洋
,
李飞
,
朱国森
,
李本海
钢铁
观察了IF钢热轧薄板边部翘皮缺陷的微观组织与晶界状态,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和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边部翘皮缺陷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在横截面上,翘皮表现为深度约40μm的微裂缝;裂缝附近组织具有混晶、形变的特征;裂缝内存在氧化铁皮,附近存在Al2O3-MnO-TiO2的复合氧化质点.微观组织分析与工业验证试验...
关键词:
热轧薄板
,
IF钢
,
边部翘皮
徐海卫
,
杨王玥
,
孙祖庆
,
王西涛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低碳含铌钢基于过冷奥氏体动态相变细晶双相钢的组织控制.相变前的奥氏体状态(再结晶奥氏体或形变奥氏体组织)及Nb的存在状态对动态相变有较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铌在再结晶奥氏体中主要以固溶状态存在,其固溶拖曳作用延迟了铁素体动态相变,要求在动态相变中施以大的应变量才能获得细...
关键词:
动态相变
,
双相钢
,
细化晶粒
,
铌
于洋
,
王畅
,
王林
,
徐海卫
,
苏岚
,
曹恒
中国冶金
连铸坯处在γ+α两相区装炉加热,会导致带钢心部混晶,对带钢组织及力学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以SS400钢种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了首钢迁钢2 250 mm生产线紧凑型布局下连铸坯直装及热装下的温度场,并结合实际测量进行了校验.直装情况下连铸坯经切割后到达加热炉人口实际约需要15 min,此时铸坯心部...
关键词:
热轧
,
直装
,
热装
,
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