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保群
,
刘永长
,
徐荣雷
,
杨留栓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z1.044
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采用热压缩实验方法,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工艺即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后直接淬火对T91铁素体耐热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热处理工艺明显优化了T91钢的组织结构,使T91钢的马氏体板条趋于细化,并且能生成更多纳米级碳氮化物颗粒来进一步进行组织强化,从而论述了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来提高铁素体耐热钢耐热温度的可行性.
关键词:
形变热处理工艺
,
T91铁素体耐热钢
,
奥氏体未再结晶区
,
碳氮化物颗粒
殷红旗
,
刘永长
,
宁保群
,
徐荣雷
,
张尧卿
,
韩雅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1.030
本文研究了T91钢冷却过程中,不同冷却速度(10 k/min(200 k/min)对相变速度和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冷却速度生成的组织差别较大,在较低速冷却下(10 k/min和30 k/min)的组织为较多的先共析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中速冷却(30 k/min和50 k/min)基本都为板条马氏体,在较高速冷却过程中(100 k/min和200 k/min)组织中除了板条马氏体还出现了片状马氏体,另外冷却速度还影响了相变开始点和相变速度.
关键词:
T91
,
冷却速度
,
相变
宁保群
,
刘永长
,
徐荣雷
,
杨留栓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8.02.016
用热模拟机模拟T91铁素体耐热钢的形变热处理工艺,在T91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区(650-850℃)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形,研究了直接淬火对T91钢的组织形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热处理相比,形变热处理不仅使T91钢的组织明显细化,而且生成更多的MX型纳米级碳氮化物颗粒.通过拉伸实验表明:形变热处理工艺可以明显提高T91钢的强度,进而达到提高其使用温度的目的.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形变热处理
,
铁素体耐热钢
,
纳米级碳氮化物
,
强度
孟佳
,
顾国荣
,
金喆民
,
徐荣雷
,
秦兴祖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20
目的 分析汽车内铝饰条手感漆脱落、白印和边缘腐蚀等典型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漆层、金属基体以及涂层和金属基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观察和测量,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涂层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 清漆160℃下烘烤30 min,手感漆的附着力良好,烘烤时间为60 min,手感漆容易脱落.通过对铝饰条生产工艺过程的模拟,发现静置时间分别为2 h、2 d,在热水擦拭和温度交变的情况下,铝饰条会产生与问题零件形态一致的白色印记,并且该印记烘烤(70℃/5 min)后消失.发生腐蚀的问题零件,铝饰条和镀铬饰条之间存在的间隙为135μm,边缘粗糙,拉丝深度为7.4μm,并且清漆和铝基体之间的间隙较大;未发生腐蚀的合格零件,铝饰条和镀铬饰条之间存在的间隙为17μm,边缘光滑,拉丝深度为2.2μm,并且清漆和铝基体之间的间隙较小.结论 清漆烘烤时间过长,会导致手感漆在清漆上的附着力变差.铝饰条上的白色印记可能是由静置时间过短、存在热水擦拭和温度交变的情况下综合所致.铝饰条和镀铬饰条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铝饰条切边粗糙,拉丝深度较深,这会导致车门内铝饰条发生边缘腐蚀.
关键词:
铝饰条
,
拉丝
,
外观缺陷
,
手感漆脱落
,
白印
,
边缘腐蚀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雷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雷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雷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雷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