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胶原蛋白纳米超薄膜在生物材料表面的原位构建及表征

周巍 , 赵鹏 , 林超 , 文学军 , 徐红珍 , 张荣华

功能材料

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了以I型胶原蛋白(COL)为主要构成的纳米超薄膜。该类型薄膜厚度与涂层层数呈线性关系。通过“喷涂”方式,在未经任何理化作用处理的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表面可原位形成厚度可控的胶原蛋白薄膜结构,改善聚酯材料的亲水性。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实验中,聚乳酸(PLA)表面负载多层膜以后,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铺展。

关键词: I型胶原蛋白 , 纳米超薄膜 , 静电层层自组装 , 细胞相容性

液晶自适应光学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宣丽 , 李大禹 , 刘永刚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1.0001

液晶波前校正器作为一种高单元密度的新型波前校正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可以轻松实现十微米的波前位相校正量.因此,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LCAO)系统是21世纪天文观测领域非常有希望普及的系统.但是液晶波前校正器存在响应速度慢(>10 ms)、能量利用率低的双重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探索研究中.本课题组不但解决了能量问题,而且在速度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所研制的LCAO系统与1.23m口径望远镜连接,清晰观测到土星及其环绕的光环带,分辨出4.8和5.5视星等的α-Com双星,成像分辨率达到1.8倍衍射极限分辨率;目前系统延迟时间只有2 ms,可以说已达到工程应用水平,在装备8~10 m级大口径天文学望远镜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 自适应光学 , 望远镜

知识三元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元系

肖纪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1.001

基于个人治学经历,运用所建立的"材料学的方法论"及中国哲学和诗词,作者初步分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所构成的"知识三元系";引入了知识学中的"固溶体"和"化合物";提出了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中八个问题--环境,结构,过程,性能,能量,经济,管理,处事和八个方法--定义,演绎,归纳,类比交叉,数学,生态,适中和算计.

关键词: 知识 , 三元系 , 问题 , 方法 , 方法论

人才与材料的过程问题

肖纪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4.001

采用类比与交叉的逻辑方法,讨论了人才与材料过程,期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之间有所交融.

关键词: 材料 , 人才 , 过程 , 类比 , 交融

高分子·大分子·聚合物

贺昌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大分子"和"聚合物"这3个术语是高分子学科领域内最重要的基本术语,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文中通过对其分别进行定义,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分析认为,"高分子"与"大分子"二者可以作为同义词对待。总结了在当今时代环境下"高分子"一词常见的借代含义。文章最后指出,"高分子"一词已经成为高分子学科中文学术语言系统中一个具有中心地位的词,其在构建高分子学科中文学术语言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大分子"、"聚合物"等术语无法相比的。

关键词: 高分子科学 , 教学研究 , 高分子 , 大分子 , 聚合物

腐蚀疲劳裂尖形变与载荷间交互作用

学军

腐蚀学报(英文)

腐蚀疲劳裂尖形变与载荷间交互作用魏学军(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九七届博士研究生,沈阳110015)腐蚀疲劳过程由材料局部腐蚀行为、形变方式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控制.本文原位测量了常幅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一个循环周期内裂尖形变的规律;研究了氢脆和阳极溶解对金属材料裂尖形变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两种腐蚀因素对裂尖内部形变与表面形变影响的差别.结果表明:由于裂纹闭合和残余压应力的存在,疲劳裂尖塑性区尺寸与外加载....

关键词:

散斑干涉应变测量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环境敏感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学军

腐蚀学报(英文)

散斑干涉应变测量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环境敏感断裂研究中的应用魏学军(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九三届硕士研究生)本文报道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散斑干涉表面微区应变分布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过程及其在腐蚀疲劳裂尖形变行为原位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腐蚀疲劳与应力腐蚀开裂过程中裂尖材料的化学一力学效应非常复杂,很多现有微观力学方法都不适用于原位实时研究腐蚀因素作用条件下的裂尖形变行为,激光散?...

关键词:

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