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凯
,
王美策
,
马骊娜
,
周慧通
,
方大为
,
聂俊
,
马贵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于氟元素的低表面能作用,采用单喷头电纺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核壳结构纳米纤维膜,并考察不同混合比例对核壳结构纤维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表征纤维的微观结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纤维的核壳结构;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纤维膜的晶型和热力学性质...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聚偏氟乙烯
,
核壳结构
,
纳米纤维
伍文涛
,
马贵平
,
路键
,
方大为
,
钱晓春
,
聂俊
,
王克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3.01.007
2,2′,4-三(2-氯苯基)-5-(3,4-二甲氧基苯基)-4 ′,5′-二苯基-1,1′-二咪唑(CZ-HABI)是一种高效的光引发剂,其结构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紫外吸收光谱进行表征.复合引发体系(PI)由光引发剂CZ-HABI、增感剂4,4′-双(二乙氨基)苯甲酮(EMK)、供氢...
关键词:
光引发剂
,
光聚合
,
动力学
,
实时红外
马贵平
,
方大为
,
刘洋
,
陈洁
,
聂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电纺丝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将聚合物或具有粘弹性的溶液制备成纳米级直径纤维的一种加工技术。电纺丝纤维膜由于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仿生性能,在生物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载释、伤口修复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通过对电纺丝装置以及纺丝过程参数的改进和优化,制备出功能化和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纤...
关键词:
电纺丝
,
纳米纤维
,
组织工程
,
药物载释
王克敏
,
张楠
,
时劲松
,
陈广凯
,
陈鹏辉
,
方大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苯并(噁)嗪树脂(Bz)是一类具有耐热性好和残炭率高的酚醛树腊.文中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与合成的主链型聚苯并(噁)嗪(PBA-AD6)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苯并(噁)嗪基复合纤维.通过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验证了PBA-AD6的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对复合纤维的形态和直径...
关键词:
苯并(噁)嗪
,
静电纺丝
,
复合纤维
,
热聚合
,
热稳定性
周慧通
,
方大为
,
王波
,
王克敏
,
聂俊
,
马贵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壳聚糖(C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原料,通过光聚合技术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CS/AMPS/PEGDA交联网络多孔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水凝胶的化学结构,通过实时红外(RTIR)监测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变化,扫描电镜(SEM)观察...
关键词:
壳聚糖水凝胶
,
光交联
,
冷冻干燥
,
药物载体
余云英
,
陈永惠
,
张亚兰
,
方大为
,
聂俊
,
马贵平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3.06.448
以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 2959)和全氟辛酰氯(PFOC)为原料合成了光引发剂全氟辛酸-2-[4-(2-羟基-2-甲基丙酰)苯氧基]乙酯(2959-F),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9F NMR)对2959-F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
关键词:
光聚合
,
含氟光引发剂
,
动力学
,
实时红外
,
氧阻聚
马骊娜
,
方大为
,
王克敏
,
聂俊
,
马贵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5.06.023
本研究采用静电喷雾法,以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康普瑞丁为模型药物制备微球.实验中采用AcOH/H2O和AcOH/H2O/EtOH两种溶剂,分析了微球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因素,并且对CS-CA4微球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溶剂配比及乙醇和康普瑞丁的加入会使壳聚糖微球呈球状、中间塌陷的类...
关键词:
静电喷雾
,
壳聚糖
,
康普瑞丁
,
微球
雷芸
,
姚建云
,
张科
,
袁继祖
硅酸盐通报
本试验以安徽凤阳石英为原料,利用石英在高温煅烧制备方石英,并对影响石英-方石英转化率的因素:石英的粒度,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分别进行研究.
关键词:
石英
,
方石英
,
煅烧温度
,
保温时间
,
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