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
,
周重光
,
李书宏
,
王海涛
,
施良和
,
叶美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由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氯乙烯(PVC)/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PSQ)(100/0、95/5、90/10、85/15、80/20)机械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该共混物的相结构,富PPSQ相形成的球状颗粒较均匀地分散于PVC的连续相中.PVC/PPSQ共混物的流动温度(Tf)均低于纯PVC的Tf,而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略高于纯PVC的Tg,随PPSQ含量的增加,PVC/PPSQ共混物的Tf 移向低温,更易塑化.经PPSQ改性后的PVC的表观粘度随温度变化敏感性增加.加入少量PPSQ 后,可有效地改善PVC的流动性.
关键词:
聚氯乙烯/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共混物
,
相结构
,
流变性能
任建辉
,
郑学晶
,
马军
,
阳明书
,
施良和
,
徐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原位插层法制备了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粘土插层型蚋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测定层间距由聚合前的1.9 nm增大至3.4 nm.复合材料的层间距经过150℃×3 h热处理后无明显变化,经过300℃×3 h热处理后层间距明显变小,根据在蚋米受限空间内外的PMSQ化学结构对这一反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
,
粘土
,
纳米受限
刘越
,
晋冬艳
,
田家龙
,
赵群
复合材料学报
为降低碳纳米管的表面活化能,改善碳纳米管与金属基体的相容性,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覆一层金属Ni.研究了施镀时间和镀液浓度对碳纳米管表面镀Ni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镀时间延长,Ni沉积颗粒变大导致镀Ni层变厚;镀液浓度增加,碳纳米管表面沉积的Ni颗粒增多,镀Ni层逐渐致密.本实验工艺条件下,镀液浓度为0.08 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可以在碳纳米管表面镀覆一层界面结合良好且致密的Ni层,其厚度约为10nm.热处理能有效缓解镀Ni层应力,改善界面结合.
关键词:
化学镀
,
碳纳米管
,
施镀时间
,
浓度
,
镀层厚度
刘钦
,
沈一丁
,
费贵强
,
牟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酪素(C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为原料,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酪素接枝丙烯酸酯表面施胶剂,考察了酪素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和纸张施胶度的影响,软硬单体比例和交联单体DAAM的加入量对纸张施胶度和表面物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酪素为单体总量30%,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3,w(DAAM)=2%时,表面施胶剂对纸张有良好的抗水和增强效果,施胶量为1.15g/m2,纸张施胶度为30.2s,耐折度4672。
关键词:
酪素
,
双丙酮丙烯酰胺
,
表面施胶
,
纸张增强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良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周健
,
李虎
,
李晓林
,
王厚成
,
金诚
,
南忠仁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0.2016031404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和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研究重金属镉(Cadmium,Cd)在添加不同比例(0%、2%和8%)城市污泥的施污土壤中各形态的转化,并探讨了不同程度Cd胁迫下,3种城市污泥添加比例的施污土壤中Cd的各形态特征与3种土壤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不同污泥比例施污土壤的对照处理中,Cd均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随着Cd胁迫增加,施污土壤中Cd各形态含量均随之增加,且可交换态对外界胁迫响应程度最大,Cd的主要赋存形态均由残渣态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且不同比例施污土壤中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着Cd胁迫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同胁迫水平下,3种酶活性均随着施入土壤中城市污泥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对酶活性起促进作用的主要为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起抑制作用的主要为铁锰氧化态.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重金属
,
形态特征
,
酶活性
朱先梅
,
成刚虎
,
刘宏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为单体、改性PVA-0588为乳化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丙烯酸酯的阳离子共聚乳液。研究了不同的引发剂种类、不同的引发剂用量、不同的季铵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粒径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引发剂-还原剂体系,可获得平均粒径100 nm左右,粒径分布窄的阳离子苯丙乳液;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施胶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在同等条件下,比粒径宽分布的样品施胶效果提高7%左右。
关键词:
苯乙烯
,
丙烯酸酯
,
乳液
,
引发剂
,
季铵化剂
,
粒径
杨剑冰
,
杨阳
,
李伟洲
,
刘伟
,
黄海珍
,
周敏
,
许安
表面技术
目的 提高Ni-P镀层的硬度.方法 在化学镀Ni-P过程中添加SiO2微粒,形成Ni-P-SiO2复合镀层,研究施镀温度、微粒添加量和镀后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结果 复合镀层含非晶结构Ni和SiO2相.随施镀温度的升高及SiO2微粒添加量的增加,镀层表面变得均匀、致密且硬度升高,显微硬度最高达355 HV;当施镀温度超过80℃,微粒添加量超过10 g/L时,镀层表面均匀性变差,硬度下降.经热处理后,镀层向晶态转变,热处理温度达到300℃时开始析出Ni3P相,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当施镀温度为80℃、微粒添加量为10 g/L时,所得复合镀层的性能较为优异,热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
关键词:
化学镀
,
Ni-P镀层
,
SiO2微粒
,
微观结构
,
热处理
,
硬度
刘晓伟
,
郭会斌
,
李梁梁
,
郭总杰
,
郝昭慧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48
纯铝薄膜被广泛用作TFT LCD的金属电极,但纯铝薄膜在热工艺中容易产生小丘,对TFT的阵列工艺的良率有较大影响.本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纯铝薄膜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通过电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应力测试等方法对不同温度下沉积的纯铝薄膜的小丘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纯铝成膜温度提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退火后产生小丘的密度和尺寸明显降低,温度应力曲线中屈服点温度也相应提高.量产中适当提高成膜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小丘的发生,提高TFT阵列工艺的量产良率.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
,
磁控溅射
,
纯铝薄膜
,
小丘
,
量产良率
蒋日鹏
,
李晓谦
,
张立华
,
张雪
,
吴钰
,
谢恩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2.002
分别采取静态连续施振和动态间歇施振两种方式对工业纯铝熔体进行超声处理,并根据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理论详细分析了铸锭凝固组织的细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施振方式对凝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细化.连续施振条件下,不同的超声功率对组织的细化效果有所不同.当选取施振功率为170W时,组织细化作用最强,所得晶粒尺寸最小.间歇施振条件下,当超声功率从大到小加载时,组织细化较为理想.每隔不同温度施以不同时间的超声振动时,若处理时间与温度选取适当则能获得比连续施振时更为细小的组织.
关键词:
铝熔体
,
施振方式
,
超声振动
,
凝固组织
,
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