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8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两相区退火时间对冷轧中锰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楠 , 时捷 , 王存宇 , 赵晖 , 陈为亮 , 惠卫军 ,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650℃下退火时间对冷轧Fe-0.14C-5Mn钢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SEM进行了组织结构表征,采用XRD法测量了残留奥氏体量,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了钢的单轴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退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逆转变,退火1min以后即形成20%以上的亚稳奥氏体;随退火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Rm)逐渐升高,屈服强度逐渐降低;断后伸长率(A)和强塑积(Rm×A)先升高而后降低,在650℃退火10 min时塑性(46%)和强塑积(46 GPa%)获得最大值。分析认为高含量亚稳奥氏体相的TRIP效应以及超细的晶粒尺寸是获得超高强度、超高塑性及高的强塑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冷轧中锰钢 , 两相区退火 , 亚稳奥氏体 , 超细晶 , TRIP效应

变形温度对淬火配分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张玉杰 , 王存宇 , , , 时捷 , 董瀚 , 张玉勤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Gleeble-3800试验机对一种低碳CrNi3Si2MoV钢开展了热压缩30%后立即进行淬火配分(Q&P)工艺处理的试验,探讨变形温度对淬火配分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用SEM和TEM进行微观组织表征,用XRD测量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与Q&P工艺处理的样品相比,变形后再进行Q&P工艺处理的样品存在残奥量和维氏硬度同时升高的现象,随变形温度的降低,钢的硬度逐渐升高,残奥量先增大后减小,热变形导致钢的Ms温度升高,变形温度为750℃的样品获得最大量的残留奥氏体,达到17.2%,热变形引入的位错促进C的配分,同时提高钢的强度.

关键词: 淬火配分(Q&P) , 热变形 , 硬度 , 抗拉强度 , 马氏体 , 残留奥氏体

Si对中锰钢淬火配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赵晖 , 时捷 , 李楠 , 王存宇 , 胡劲 , 惠卫军 ,

材料研究学报

将20Mn5钢和20Mn5Si2钢进行淬火和配分(Q&P)工艺处理,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微观组织,用X射线法测量残余奥氏体量,研究了Si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中的奥氏体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的TRIP钢和Q&P 工艺处理钢;在相同Q&P工艺条件下,20Mn5Si2钢比20Mn5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析出物数量较少.同时,20Mn5Si2钢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达到28 GPa%的强塑积.Si的添加提高了中锰钢中残余奥氏体量,这种奥氏体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是产生较高抗拉强度高和延伸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中锰钢 , 淬火和配分 , TRIP效应 , , 高强高塑

倾角效应对高强度钢板抗弹性能的影响

肖红亮 , 李晓源 , 时捷 , 韩赟 , , 雍岐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33-1331/TJ.20110930.1431.001

选择53式7.62 mm普通弹和53式7.62 mm穿燃弹两种弹型,对不同厚度的高强度马氏体均质钢板和有孔结构钢板进行抗弹性能试验.研究对应不同的弹丸类型和钢板结构时,倾角效应对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3普通弹和53穿燃弹冲击时,倾斜角增大,均质钢板抗弹性能均提高.钢板防护53普通弹时的抗弹性能对倾斜角不敏感,而钢板防护53穿燃弹时的抗弹性能对倾斜角敏感.弹丸以跳飞角入射时,钢板防护53普通弹和53穿燃弹的临界厚度基本相当.有孔结构钢板在大角度倾斜抗弹时,抗弹性能较好;在垂直抗弹时,孔结构导致的边缘效应明显降低钢板的抗弹性能.

关键词: 抗弹性能 , 倾角效应 , 有孔钢板

加热温度对含Nb中碳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赵英利 , 时捷 , , 惠卫军 , 谢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微合金析出物与临界晶粒尺寸的定量关系,研究了Si含量较高的中碳Nb微合金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当温度高于1100℃时,晶粒开始粗化.由经验模型可得,随着温度的升高,析出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少,而颗粒半径逐渐增大,由于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奥氏体晶粒在高于1100℃时迅速粗化;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适用于试验钢的晶粒长大模型.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晶粒长大 , 析出

CrNi3Si2MoVNb钢淬火和碳再分配处理的相变行为

, 王存宇 , , 时捷 , , 董瀚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膨胀法和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对CrNi3Si2MoVNb钢经淬火和碳再配分(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工艺的相变及马氏体相变的组织不均匀性进行表征,讨论了组织不均匀性对Q&P工艺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rNi3Si2MoVNb钢第一次淬火过程中先形成马氏体在某些区域的批次增加,将原奥氏体晶粒分割成尺寸不同的若干区域,尺寸较大的未转变奥氏体稳定性较差,最终淬火过程中容易发生马氏体转变成二次淬火马氏体,而尺寸较小的更易于成为残留奥氏体.

关键词: 马氏体 , 残留奥氏体 , Q&P , 相变 , 微观组织

冷轧中锰钢的成形性能

, 孙荣民 , 王存宇 , 周荣 , 时捷 ,

钢铁

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时间对中锰钢(0.1C-5Mn)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扩孔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EBSD)对退火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和扩孔试验测定了不同退火状态下中锰钢的强度、塑性和扩孔率。研究表明,中锰钢在650℃下逆转变退火获得了含有大量奥氏体相的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组织,强塑积(Rm.A)达到30GPa.%以上;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但过多亚稳奥氏体对钢的综合成形性能不利。

关键词: 中锰钢 , 亚稳奥氏体 , 力学性能 , 成形性能

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对中锰马氏体钢的强化作用

赵杰 , 徐海峰 , 时捷 , 李箭 , 蒲健 ,

钢铁

研究了碳和锰含量对淬火中锰马氏体钢的位错密度、残余奥氏体含量、晶粒尺寸等组织结构以及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于SEM、EBSD、TEM和XRD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组织,探讨了马氏体钢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增加,淬火中锰钢的位错密度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加,板条束和板条块尺寸逐渐细化,大角晶界百分数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升高;增加锰含量能够提高马氏体钢的位错密度和抗拉强度。分析认为,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是淬火中锰马氏体钢的主要强化机制。马氏体板条尺寸是马氏体抗拉强度的结构控制单元,而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则是马氏体屈服强度的结构控制单元。

关键词: 中锰钢 , 板条马氏体 , 强化机制 , 碳含量 , 位错密度

TiC纳米析出相对低碳马氏体钢的韧化机理

韩赟 , 时捷 , 武文华 , 徐乐 , , 董瀚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SEM、EBSD、TEM、SAXS、XRD及相分析等方法,对经过相同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的含Ti与无Ti低碳马氏体钢组织及冲击韧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含Ti钢经900℃油淬后,析出大量5~ 36 nm尺寸范围内的TiC.析出相有效钉扎晶界,马氏体组织得到显著细化,有效晶粒尺寸达到4.6 μm;同时TiC的大量析出还使得含Ti钢位错密度下降,弹性模量明显提高.经900℃油淬后,含Ti钢冲击韧性明显改善,冲击吸收功由无Ti钢的53 J大幅提高至265 J.

关键词: 含Ti钢 , 纳米析出相 , 有效晶粒尺寸 , 马氏体组织 , 冲击韧性

Q&P工艺处理钢的单轴拉伸性能研究

王存宇 , 时捷 , , 董瀚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低合金马氏体钢经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淬火和配分)工艺处理后的单轴拉伸性能,并与传统Q&T(Quenching and Tempering,淬火+回火)工艺进行比较,分别用SEM和XRD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残留奥氏体量的测量.结果表明,与Q&T工艺相比,在获得相同断后伸长率时,Q&P工艺处理的样品可以获得较高的抗拉强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率和裂纹形成能.拉伸过程中,Q&P组织中新鲜马氏体强化基体,残留奥氏体协调变形、松弛应力、钝化裂纹,由硬基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的多相组织使Q&P工艺处理钢获得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配合.

关键词: 马氏体 , Q&P , 残留奥氏体 , 塑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