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秉直
,
李伟英
,
秦祖群
,
赵冀平
,
尚亚波
,
谭章荣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1.009
采用混凝-砂滤-超滤膜的联用工艺对长江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凝-砂滤作为预处理能有效地去除大分子的有机物.5个月的试验中,膜压差增长缓慢,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出水的浊度、CODMn和DOC的平均值分别为0.068 NTU,1.23 mg/L和1.3 mg/L.
关键词:
长江原水
,
超滤膜
,
混凝
,
膜压差
李开伟
,
李伟英
,
陆俊宇
,
马前
,
蒋福春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4.012
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浸没式超滤膜(UF)组合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FBWW)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降低后续回用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量.试验对3种混凝药剂——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l)处理FBWW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其对UV254和水溶性有机物(D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FS对有机物去除效果优于PACl和FeCl3;PFS与粉末活性炭混合投加可增加有机物去除率,粉末活性炭为20 mg/L,PFS为8 mg/L时出水浊度为0.85 NTU,UV254和DOC去除率分别为43%和31%;采用混凝- PAC吸附-超滤膜(UF)处理FBWW对UV254和DOC去除率分别达到51%和41%,出水浊度为0.19 NTU,UV254为0.031 cm-1,DOC为2.76 mg/L.此工艺可有效降低反冲洗水中DOM含量,达到重新利用净水厂废水的目标.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
混凝
,
粉末活性炭吸附
,
砂滤池反洗水
,
浸没式超滤膜
郭金涛
,
李伟英
,
许京晶
,
谢良杰
,
桂学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5.015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体藻类污染问题,分别选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及其组合工艺对富藻水体藻类物质(铜绿微囊藻)去除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工艺即使在高投加量情况下(PAC投加量为120 mg/L)对藻类物质去除效果不佳;单独的超滤膜工艺虽然对藻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95%),但是膜污染较为严重;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工艺在PAC投加量为15 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不低于99.99%.该工艺运行稳定,且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关键词:
藻类污染
,
粉末活性炭
,
超滤膜
,
联用工艺
,
去除率
董秉直
,
曹达文
,
李伟英
,
范瑾初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6.002
考察在混凝-膜分离处理中,混凝条件如投加量和pH的变化对膜分离的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混凝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矾花的尺寸大小和表面的Zeta电位,因而对膜过滤阻力有较大的影响.适当的投加量能形成较大的矾花,使滤饼层阻力较低;过量的投加形成较小的矾花,使滤饼层阻力较大.当矾花表面的Zeta电位与膜表面的电位相同时,滤饼层阻力较低,相异时,滤饼层阻力较大.试验表明,不存在某种最佳的混凝条件满足最大限度地去除有机物的同时使滤饼层阻力最低.
关键词:
膜过滤
,
混凝
,
滤饼层阻力
,
悬浮颗粒尺寸分布
,
Zeta电位
王文静
,
李国彬
,
王军皓
,
李伟英
,
王希望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6.02.018
介绍了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不锈钢电化学着色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试验方案;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锈钢着色膜的元素组成和元素价态进行了分析,这对着色膜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不锈钢
,
着色
,
电化学
,
XPS
孙秀丽
,
李伟英
,
文晨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4.004
实验制备了两种TiO2分散液,并将其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中制得PVDF/TiO2杂化膜.考察了分散液填充比率对杂化膜的通量、截留率、接触角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表征杂化膜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两种TiO2分散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膜的性质,且当分散液的填充比率为10%时,杂化膜的各项性能稳定,表面接触角得到有效改良,对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改变较小,杂化膜纯水通量显著提高,最高水通量可达257.87 L/(m2·h).XRD和SEM分析的结果表明,TiO2分散液的加入使其羟基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杂化膜表面更加平滑,亲水性改善.
关键词:
TiO2分散液
,
聚偏氟乙烯
,
不着抗污染性能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英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影响.二垩英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英,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英/呋喃
,
水化物
,
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