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刚
,
特古斯
,
松林
,
李国栋
,
耿遥祥
,
宋志强
,
刘雨江
,
史志铭
功能材料
利用振动球磨工艺制备了LaFe11.44Si1.56化合物,结果表明,在1100℃仅需要热处理30min,该化合物就能形成NaZn13型立方晶体结构;与电弧熔炼工艺制备的试样相比较,振动球磨工艺制备的试样的居里温度提高了15K,但最大磁熵变有所减小。因此,利用振动球磨工艺合成La(Fe,Si)13化合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振动球磨
,
La(Fe,Si)13化合物
,
磁熵变
王利刚
,
李国栋
,
张伟
,
姜永静
,
李国云
,
呼努斯图
,
田晓
,
张常在
,
焦明春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4.02.003
研究了Gd0.6Tb0.4-xCox系列稀土合金在261~290K温区范围的磁熵变,发现这种合金具有较大的磁熵变值,适合作为中低磁场(1~2T)下的室温磁制冷材料.
关键词:
磁制冷
,
磁制冷材料
,
磁熵变
,
居里温度
,
磁卡效应
陈招科
,
熊翔
,
黄伯云
,
李国栋
,
肖鹏
,
张红波
,
王雅雷
复合材料学报
用化学气相渗透方法,在准三维针刺炭毡中预沉积热解炭(PyC)和TaC涂层,再利用热解炭和树脂炭对该预制体进行后续致密化,制得含pyC-TaC-PyC复合界面的C/C复合材料(TaC-C/C),并对其进行氧乙炔焰烧蚀.与C/C相比,3 vol% TaC-C/C材料耐烧蚀性能无明显提高,且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氧炔焰烧蚀;而14 vol% TaC-C/C材料表现出较好的长时间耐烧蚀性能.氧炔焰烧蚀后,复合材料表面由C、TaC、(Ta,O)及Ta2Os相组成.3 vol% TaC-C/C材料表面主要形成细小弥散的烧蚀斑点(5~20 s)和烧蚀凹坑(120 s);而14 vol%TaC-C/C材料表面则主要形成烧蚀斑点(5 s)、较完整的氧化钽层(20 s)以及烧蚀凹坑(120 s).14 vol%TaC-C/C材料在烧蚀20 s后,复合材料可分为表面氧化物区、过渡区和基体区;复合材料表面完整连续的氧化钽层能有效保护复合材料.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化学气相渗透
,
层状结构
,
微观结构
,
烧蚀性能
刘艳芬
,
卫英慧
,
侯利锋
,
李国栋
,
李永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Gleeble 1500D热力模拟实验机对HR3C奥氏体耐热钢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其高温变形行为.热变形温度为950 ~1250℃,应变速率范围0.001 ~1.0s-1.结果表明,HR3C的流变应力随变形速率的降低和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变形温度越高,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变形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通过计算和回归分析得出HR3C钢的热激活能(558 kJ/mol)和热变形本构方程;峰值应力与Z参数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
奥氏体耐热钢
,
流变应力
,
动态再结晶
,
热变形
李国栋
功能材料
这每年撰写的磁性功能材料新进展综述开始于1994年.这次介绍的新进展有:(1)高磁导率铁氧体材料;(2)新的稀土-过渡金属磁性材料;(3)钙钛石型锰氧体的特殊磁性;(4)亚微米磁点和纳米磁线中的自旋波模;(5)Nd-Fe-B系永磁材料的新制备工艺.
关键词:
铁氧体
,
磁性材料
,
锰氧体
,
纳米磁性
,
永磁材料
徐超
,
刘学东
,
李晓伟
,
李国栋
中国稀土学报
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手段对金属间化合物CeFe10.5Si2.5的晶体结构、磁性以及磁熵变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经过对铸态样品进行12 h退火所得的金属间化合物CeFe10.5Si2.5晶体为单相立方NaZn13型结构; 在1.5 T外磁场下居里温度TC~206 K附近的最大等温磁熵变为10.7 J·kg-1·K-1,并随着外磁场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从Arrott曲线中可以看出,在此化合物中没有明显的巡游电子变磁转变特性,但从低磁场下的热磁曲线可知,磁化强度在居里温度处发生陡峭的变化,这应该是该化合物获得大磁熵变的原因.
关键词:
等温磁熵变
,
NaZn13-型金属间化合物
,
巡游电子变磁转变
,
磁致冷材料
,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