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柱
,
李艳景
,
田孝华
,
邹玲
,
赵新
,
万三凤
,
孙宁
,
侯蔚
,
李文刚
电镀与涂饰
采用BSC12型三价铬镀硬铬工作液(含三价铬28g/L、复合配位剂35g/L、缓冲剂120 g/L和催化剂20g/L左右)在45钢和42CrMo钢棒材上进行了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考察了镀层的金相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厚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该工艺镀速可达到l μm...
关键词:
三价铬电镀
,
硬铬
,
厚度
,
显微硬度
李家柱
,
李艳景
,
田孝华
,
赵新
,
邹玲
,
孙宁
,
侯蔚
,
李文刚
电镀与涂饰
采用赫尔槽试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影响BSC12型三价铬镀硬铬工艺的阴极电流效率、沉积速率、走位能力以及覆盖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镀液pH为2.0左右时走位效果最好,工作温度为30~50℃之间可以获得30%以上的电流效率.该工艺的沉积速率一般在1 μm/min以上.
关键词:
三价铬电镀
,
硬铬
,
电流效率
,
沉积速率
,
分散能力
,
覆盖能力
杨海华
,
马敬红
,
李文刚
,
梁伯润
,
余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1H-NMR方法对PET/PEN在少量扩链剂存在下的反应性共混条件对酯交换反应及序列结构的影响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时间、温度对酯交换反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提高酯交换程度增加,而导致共聚酯的数均序列长度变短.共混物的组成及少量扩链剂的存在,在某些条件下对酯交换反应及序列结构...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
反应性共混
,
酯交换
,
扩链剂
李文刚
,
张晓丰
,
吕勤秀
,
左禹
腐蚀与防护
用化学沉积法在LF2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均匀连续的稀土铈化学转化膜,通过电镜、能谱、极化曲线测试和盐雾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膜的开裂行为以及钼酸盐后处理对膜耐蚀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沉积时间对膜的开裂倾向有显著影响,随沉积时间延长,开裂倾向增大,裂纹更深更宽.在10 g/L的钼酸钠溶液、50℃、浸泡30...
关键词:
铝合金
,
铈转化膜
,
裂纹
,
钼酸盐处理
,
耐蚀性
吉亚丽
,
李文刚
,
马敬红
,
潘利华
,
梁伯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一种新的制备PPO/PA6共混物的方法,从己内酰胺(CL)单体出发,在聚苯醚(PPO)存在下阴离子开环聚合己内酰胺,由于其中一部分PPO主链上接枝了活性苯酯基团,能促进PA6链在其上增长,从而同时形成了PA6均聚物与PPO-g-PA6接枝共聚物,实现了原位聚合与原位增容的同步实施,并用SEM对其...
关键词:
聚苯醚
,
尼龙6
,
原位增容
,
原位聚合
,
纳米共混物
姜琦
,
李文刚
材料导报
锑系化合物是聚酯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类催化剂,但是由于本身具有的毒性对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分析仪器测试发现,锑元素会从聚酯饮料瓶中迁移析出,并溶解到饮料中.应用扩散理论模型,分析了温度、pH值及加工工艺因素对锑析出的影响.
关键词:
锑
,
催化剂
,
析出
,
聚酯瓶
李家柱
,
毛祖国
,
丁运虎
,
李文刚
,
孙宁
,
侯蔚
电镀与精饰
采用硫酸盐体系和铱钌涂敷钛阳极进行了三价铬电镀工艺的研究,制备的三价铬电镀溶液成分简单,电流效率高,电沉积速度达到2 μm/min,可以在15 ~45℃的温度区间操作,镀层δ达到80 μm以上.采用X-射线测厚仪和衍射仪,对镀层的厚度和结构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三价铬
,
电镀
,
硬铬
,
X-射线衍射
吴勇
,
林农
,
李文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13)CN-NMR和IR研究了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用量对丙烯腈均相溶液聚合产物立体结构的影响.利用~(13)C-NMR中CH基团的吸收峰和IR上特定吸峰波的强度对聚合物的三元空间立体结构情况进行了定量的表征;同时,利用Radall方程及核磁碳谱的数据计算了聚合物的内消旋结构和外消旋...
关键词:
偶氮二异丁腈
,
聚丙烯腈
,
立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