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东海
,
李克锐
,
吴现龙
,
李桐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提高机床用球墨铸铁件的弹性模量,采用树脂砂铸造工艺,加入不同含量的铜元素(0~1.1%)制备球墨铸铁单铸Y型试块,通过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铜元素对铸态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铜元素的球墨铸铁的弹性模量为164 ~ 177 GPa,随铜含量增加,弹性模量持续升高并趋于稳定,含0.9% Cu球墨铸铁的弹性模量较高,为176.7 GPa;铜元素通过影响球墨铸铁的珠光体而影响其弹性模量,铜能显著促进珠光体形成并减小珠光体层片间距,有利于提高球墨铸铁的弹性模量;含0.5% ~0.9%Cu的球墨铸铁有良好的球化效果、较高的珠光体含量、高的抗拉强度、硬度和弹性模量,其力学性能达到QT600-3的指标要求.
关键词:
铜
,
球墨铸铁
,
珠光体
,
弹性模量
任明法
,
黄其忠
,
陈浩然
,
李桐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z1.055
复合材料网格结构软模成型共固化工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特点.首先建立了网格结构软模成型共固化工艺过程有限元分析的数值仿真模型,然后通过典型算例,模拟了成型工艺中温度场,固化度场的相互影响及对粘弹性复合材料网格结构应力场的影响.论文工作对复合材料网格结构软模成型共固化工艺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粘弹性
,
软模
,
复合材料
,
共固化
,
数值模拟
李桐
,
高克玮
,
路民旭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技术研究了X65钢在模拟油田CO2腐蚀环境下形成的腐蚀产物膜的形成与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腐蚀产物膜分为三层,表层由FeCO3等轴晶粒构成,中间层由棒状晶粒构成,且充满孔洞,最内层由致密的FeCO3晶粒构成。认为三层膜的形成机理:最初的腐蚀过程是钢基体溶解,继而形成Fe3C架构,并在其表面沉积FeCO3晶粒,CO32-和HCO3-向内扩散与钢基体直接反应形成中间层和最内层。
关键词:
CO2腐蚀
,
corrosion product film
,
X65 steel
陈健
,
孔振武
,
焦健
,
房桂干
,
吴国民
,
霍淑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吡啶为溶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采用桐酸酰氯(EACl)对杨木纤维(PWF)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杨木纤维改性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测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改性杨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EACl与PWF活性羟基摩尔比4∶1,催化剂DMAP用量为杨木纤维质量的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制备的桐酸接枝改性杨木纤维的质量增加率(W)为130%;改性后杨木纤维的疏水性增强。
关键词:
桐酸
,
桐酸酰氯
,
杨木纤维
,
表面改性
冯长根
,
李俊平
,
于文远
,
薛烨
,
李宝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0.004
东桐峪金矿在1600多m的高山下采矿,在1165~866m水平间已形成了43万m2的未处理采空场,已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文中分析了大面积地压活动发生的原因,回顾了空场处理方法,提出了控制爆破局部切槽放顶技术,应用二维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空场处理新方法的机理.研究表明:866m、966m水平是实施切顶的合理位置;实施切顶隔离既能引起顶板应力向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方向重分布,又可避免大面积空场突然冒顶的冲击地压灾害.该空场处理新技术经济、简便,适合于坚硬顶板下的缓倾斜及水平采空场的处理.
关键词:
空场处理
,
控制爆破
,
切槽放顶
,
地压控制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金属学报
<正> 1983年3月20日凌晨,《金属学报》的创刊人、主编李薰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李薰同志1913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93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湖南省试,留学英国Sheffield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冶金学的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受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聘,翌年毅然回归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程圣
,
张沛红
,
邵琦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612.014
作为高压电机主绝缘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氧桐马酸酐黏合剂的性能与电机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为改善环氧桐马酸酐黏合剂的力学特性和耐老化特性,制备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 wt%、2 wt%、3 wt%和4 wt%的纳米SiO2/环氧桐马酸酐黏合剂,测试了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以及老化前后的击穿场强.结果表明:1 wt%纳米SiO2含量的纳米SiO2/环氧桐马酸酐黏合剂的弯曲强度提高24.79%,含2 wt%纳米SiO2的黏合剂冲击强度提高47.11%.老化前,纳米SiO2/环氧桐马酸酐黏合剂的击穿场强随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 wt%含量时达到最大值,提高7.3%.电老化后和热老化初期,含1 wt%和2 wt%纳米SiO2的黏合剂击穿场强高于原始黏合剂,28天热老化后,各含量黏合剂的击穿场强与原始黏合剂趋于一致.
关键词:
环氧桐马酸酐
,
SiO2
,
黏合剂
,
力学特性
,
击穿场强
,
热老化
,
电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