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英
,
赵礼兵
,
白丽梅
,
赵留成
,
高志明
,
梁冰
,
马玉新
贵金属
氨氰浸出技术自从发明以来就被认为是从含铜难处枞金矿资源中恒择性回收金的一种有效方法。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氨氰浸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氨氰浸金的基本原枞、浸出动力学研究、溶液化学研究、氨氰浸金实验室实验及工业应用研究现状,对氨氰浸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评价。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氨氰浸出
,
金
,
动力学
,
溶液化学
,
研究进展
赵留成
,
孙春宝
,
李绍英
,
龚道振
,
康金星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016
采用石硫合剂提金法对高硫金精矿进行浸出试验,考察了SO 2-3、NH3? H2 O、Cu 2+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400目80%,液固比6∶1,SO 2-3浓度0.1 mol/L, NH3? H2 O浓度1.6 mol/L,Cu 2+浓度0.04 mol/L,Na2 CO3浓度0.1 mol/L,搅拌速度500 r/min,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8 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88%左右;浸出过程中加入SO 2-3,保证S 2-x和S2 O 2-3的稳定性,并减少因S单质、CuS和Cu2 S的沉积而阻碍浸金传质过程的影响;NH3? H2 O不仅调节浸出pH值,而且与Cu 2+形成[Cu(NH3)4]2+,促进金的浸出。
关键词:
石硫合剂
,
非氰浸金
,
高硫金精矿
,
SO2-3
,
NH3?H2O
,
Cu2+
李绍英
,
王海霞
,
袁喜振
,
赵留成
,
孙春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碘-碘化物体系对金精矿进行浸出,通过实际矿石的浸出试验考察搅拌速度、浸出温度、碘浓度及碘离子浓度对金精矿碘化浸出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搅拌速度对金的浸出有不利影响;通过对影响该体系动力学参数的考察,发现其符合核收缩模型,反应过程总体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31.674kJ/mol,碘浓度和碘离子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0.5,建立了金精矿碘化浸出过程的反应速率方程.
关键词:
金精矿
,
碘化浸出
,
动力学
,
表观活化能
,
界面化学反应
李绍英
,
赵留成
,
赵礼兵
,
高志明
,
白丽梅
,
王玲
贵金属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碘化浸金工艺取得的研究进展。从热力学、动力学、溶液化学等方面讨论了碘化浸金的反应机理,阐明不同工艺参数对碘化浸金浸出效果的影响规律;列举碘化浸金在浮选金精矿、含铜难处理金矿、含碳金矿、含金废料等不同类型物料浸金应用的研究结果,并对碘化浸出贵液回收的工艺进行总结,最后展望了碘化浸金工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碘化浸金
,
热力学
,
动力学
,
溶液化学
,
研究进展
徐涛
,
赵留成
,
李绍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3.02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方法,对金精矿中性焙烧产物的自浸金过程中Na2SO3、CuSO4、NH3·H2O、Na2CO3等添加剂浓度进行优化研究,分析各添加剂及其相互作用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规律、显著性、次序.结果表明:金浸出率随着Na2SO3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随NH3·H2O浓度、CuSO4浓度、Na2CO3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CuSO4浓度和Na2CO3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显著,并且CuSO4浓度的影响显著性大于Na2CO3浓度;在Na2SO30.14 mol/L、NH3·H2O 2.1 mol/L、CuSO40.06 mol/L、Na2CO30.12 mol/L最优工艺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96.31%,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间的误差只有0.86%,响应面优化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同时,金精矿的中性焙烧?自浸金工艺为金的高效非氰浸出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金精矿
,
中性焙烧产物
,
自浸金
,
非氰浸出
,
响应面法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金属学报
<正> 1983年3月20日凌晨,《金属学报》的创刊人、主编李薰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李薰同志1913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93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湖南省试,留学英国Sheffield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冶金学的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受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聘,翌年毅然回归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