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鹏飞
,
李占奎
,
李海霞
,
章学恒
,
赵兴文
,
王秀华
,
谭继廉
,
刘凤琼
,
李荣华
,
王柱生
,
陈翠红
,
杨磊
,
祖凯玲
,
戎欣娟
,
李春艳
,
卢子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1.063
硅微条探测器因具有很强的位置分辨率与能量分辨率而在世界各大核物理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了性能优越、位置精度达到0.5 mm×0.5 mm的双面硅微条探测器,用于HIRFL-CSR的外靶实验终端谱仪(ETF)上,用作径迹测量以及?E-E望远镜系统?E的探测。硅微条探测器体积小...
关键词:
硅微条探测器阵列
,
前端ASIC
,
柔性印刷电路板
,
能量分辨率
李荣华
,
黄继华
,
殷声
,
赵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了钨含量为36%,Ni与Fe质量比为7/3和9/1的两种W-Ni-Fe三元合金的预应变时效硬度变化规律,用X射线衍射鉴定了时效后两种合金的物相组成,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Ni与Fe质量比为7/3的W-Ni-Fe三元合金在800℃下进行预应变时效时,硬度随时间增加而单调降低; 相...
关键词:
W-Ni-Fe
,
预应变时效
,
β相
张守全
,
黄继华
,
李荣华
,
张建纲
,
殷声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5.001
研究预应变时效Ni/Fe比(9/1)钨合金的性能及粘结相中β相的沉淀行为.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增加,预变形钨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显著提高,在800℃24h达到峰值.预变形高Ni/Fe比钨合金的时效强化由粘结相中β相的弥散沉淀引起,预变形可以促进高Ni/Fe比钨合金粘结相中β相的时效沉淀,使合金进...
关键词:
钨合金
,
Ni/Fe比
,
预应变时效
,
β相
林志鹏
,
李荣华
,
沈春枝
,
曹虹霞
,
王文继
功能材料
采用混合溶剂共沉淀法,通过掺杂Co和Ni双阳离子,同时引入F-阴离子对LiMn2O4尖晶石进行多元掺杂,合成了LiCoxNixMn2-2xO4-xFx(x=0.05、0.10).XRD分析表明掺杂后LiMn2O4尖晶石正极材料仍保持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多掺杂尖晶石具有很好的循环性.其中,在...
关键词:
正极材料
,
尖晶石结构
,
共沉淀法
,
多元掺杂
李卫京
,
赵洋
,
李荣华
,
韩建民
,
王金华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4.02.007
以纳米氧化锌为填充剂,通过乳液共混方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实验确定了较理想的复合工艺,能够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多项性能.另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粒度分布,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性能随增强体加入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
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
,
乳液共混
张龙华
,
刘元富
,
韩云龙
,
孙广宝
,
李荣华
,
张谷令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Ni-Mo-Si-C-Ti混合粉末为原料,利用等离子熔敷技术在Q235基材表面原位合成了以MoSi2和TiC为增强相,以γ-(Ni,Fe)为主要基体相的耐磨抗高温氧化复合涂层.利用XRD、OM、SEM、EDS分析了涂层及氧化膜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测试了涂层在1000℃恒温氧化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结...
关键词:
等离子熔敷
,
MoSi2
,
TiC
,
涂层
,
显微组织
,
抗氧化性
沙镇嵩
,
韩建民
,
李荣华
,
李卫京
,
王金华
材料导报
论述了差压铸造的原理特点,回顾了差压铸造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分析了差压铸造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介绍了作者新近开发的真空调压铸造过程控制系统,最后指出了差压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差压铸造
,
过程控制
,
PID控制
,
智能控制
,
真空调压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