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
刘美红
,
李遇贤
,
葛夏文
机械工程材料
在不考虑温度影响的情况下,运用Matlab软件,对自制的无石棉纸金属缠绕垫片的压缩回弹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预测了不同预紧载荷下的回弹曲线.结果表明:压缩回弹曲线拟合方程精度较高;预测的不同预紧载荷下的回弹曲线与试验曲线较吻合且精度较高.
关键词:
垫片
,
压缩回弹
,
曲线拟合
张恒
,
李春福
,
徐学军
,
杨鸿波
,
刘洋
材料导报
管外裸眼封隔器采用橡胶遇油膨胀的原理,而遇油膨胀橡胶是在传统橡胶基体上引入吸油性树脂制成的.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共聚型高吸油树脂,研究了单体种类与配比、交联剂种类与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对合成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吸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交联剂数量、单体配比、交联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合成吸油树脂吸油倍率最高的配方:交联剂选择PEGDA,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3%,单体配比(MMA/SMA)为12.6/0.4(质量比),引发剂(BPO)的加入量为1.1%.
关键词:
裸眼封隔器
,
吸油树脂吸
,
油倍率
,
正交试验
王强
,
曹爱丽
,
王苹
,
韩宝成
,
张嘉琪
,
郭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自制合成了多元共聚的高吸油性树脂(HOAR ),其吸油倍率在30 g/g以上,将该类树脂作为改性剂,制备了遇油膨胀橡胶(OSR).研究了OSR的组分及制备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检测并证明了OSR在保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 ,对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和自身稳定性,在0.6 Mpa以下时,止漏时间在4 min~17 min.
关键词:
吸油树脂
,
遇油膨胀橡胶
,
天然橡胶
,
丁腈橡胶
王君
,
周松
,
何流
,
陈浩
,
朱小龙
,
孙文奎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0.015
以纳米蒙脱土为增强剂与丁腈橡胶、吸水树脂(交联聚丙烯酸钠)等共混,制备了遇水膨胀橡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遇水膨胀橡胶的形貌,测试了力学和吸水膨胀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纳米蒙脱土能显著提高遇水膨胀橡胶吸水前后的力学强度,改善橡胶中吸水树脂的分散性,降低其质量损失率.另外,研究了纳米蒙脱土含量对遇水膨胀橡胶吸水率的影响,对遇水膨胀橡胶在酸、碱、盐水和高温去离子水等不同介质溶液中的膨胀行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纳米蒙脱土
,
交联聚丙烯酸钠
,
丁腈橡胶
,
遇水膨胀橡胶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金属学报
<正> 1983年3月20日凌晨,《金属学报》的创刊人、主编李薰同志和我们永别了。 李薰同志1913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193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湖南省试,留学英国Sheffield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冶金学的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受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聘,翌年毅然回归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杨建林
,
王来贵
,
李喜林
,
赵国超
,
李闯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粉砂质泥岩遇水损伤规律和提高其耐崩解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润湿角测量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表征了试样的成分、微观形貌、润湿角、单轴抗压强度和膨胀率等特征.结果表明:改性前试样表面裂纹的宽度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大,经过10分钟崩解成碎屑,改性后试样浸水2d表面无明显变化;改性后试样的润湿角由3.9°增为122.2°;经过改性,试样的膨胀率明显减小,大小仅为改性前的37%~44%;改性后泥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增加了10%~65%.硅酸盐粘土矿物遇水膨胀是粉砂质泥岩内部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机硅改性剂与粉砂质泥岩发生缩聚反应,岩粒表面形成非极性的憎水膜,泥岩的憎水性增强;泥岩内部颗粒间的胶结程度改善,单轴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粉砂质泥岩
,
力学性能
,
损伤
,
微观机理
,
改性
董华兴
,
郑翠敏
,
董凤霞
,
韩建国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09
防治水是矿山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南李庄矿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岩溶矿山,介绍了主井掘进-129 m水平突水及治水过程,在查清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突水要因的基础上,为综合防治竖井掘进期间通过特殊地质构造段突水,提出相应的主井掘进帷幕注浆防治水技术及措施,并在掘进工程中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特殊条件下的矿山井巷掘进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水矿山
,
主井掘进
,
特殊地质构造
,
突水
,
防治
吴年春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229
根据微合金纳米第二相在加热升温过程中的析出特点,充分发挥微合金第二相的强化作用,提出了遇火强化型耐火钢技术新思路。与传统耐火钢相比,通过降低钼含量,可以降低钢材成本。遇火强化型耐火钢的生产工艺路径为热轧+快速冷却,抑制微合金纳米第二相在热轧板冷却过程中析出的同时,获得中低温转变组织。工业试制Nb-V-Ti-Mo复合微合金化遇火强化型耐火钢Q420FRE组织类型为细小的粒状贝氏体,力学性能满足耐火钢标准GB/T 28415-2012的要求,其中室温伸长率和-40℃低温冲击韧性优异。经计算,工业试制的遇火强化型耐火钢Q420FRE在600~700℃下的纳米MC相沉淀强化增量超过50 MPa。模拟测试表明,工业试制Q420FRE的耐火极限温度接近650℃,600℃高温回火3 h不失效,空冷至室温后屈服强度上升,具有二次耐火性。
关键词:
耐火钢
,
复合微合金化
,
沉淀强化
,
粒状贝氏体
,
高温力学性能
李国辉
,
雷云逸
,
徐得名
,
周世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4.01.010
解析设计控制器,通过配置相应的李雅谱诺夫指数,使统一混沌系统趋于预期点.由于受控后系统李雅谱诺夫指数具有先知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李雅谱诺夫指数的大小来控制系统收敛速度.设计还表明,受控的统一混沌系统的收敛情况与参数无关.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统一混沌系统
,
李雅谱诺夫指数
,
控制混沌
,
Jacobi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