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杨亮  

  • 论文(266)

Mg(NH2)2与MgH2放氢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陈玉红 , 高合登 , , 张梅玲 , 张材荣 , 康龙 , 罗永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Mg(NH2)2与MgH2的放氢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能量信息,用QCISD/6-31 l+G(d,p)方法计算了各驻点的单点能,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能矫正.频率分析...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 Mg(NH2)2 , MgH2 , 反应机理 , 过渡态

填充床显热及相变储热特性分析

赵岩 , , 陈海生 , 刘佳 , 盛勇 , , 谭春青

工程热物理学报

储热技术是目前制约太阳能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开展了气体流过填充床储热/换热器的储热过程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了以岩石、钢球和相变硝酸盐作为储热材料时的储热量、热分层、相间温差等特征以及储热释热周期对热效率及[火 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床储...

关键词: 储能 , 储热 , 热效率 , 填充床 , 显热 , 相变

交流电化学沉积FeCo合金纳米线阵列及其磁性能研究

王学华 , 陈归 , 蔡鹏 , 付萍 , 李承勇 , , 曹宏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2.03.017

采用二步阳极氧化法制备孔结构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AAO)模板.在不同Fe2+/Co2+摩尔比的电解液中,利用交流电化学沉积,在模板孔内成功制备了FeCo合金纳米线阵列.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震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形...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模板 , 电化学沉积 , FeCo合金纳米线阵列 , 磁各向异性

立铭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立铭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立铭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690合金管冷轧及退火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董建新 , 何智勇 , 张麦仓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690合金一次冷轧管在中间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固溶处理制度对690合金二次冷轧管(成品尺寸管)的晶粒度和碳化物回溶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退火过程中再结晶晶粒长大方程。试验结果表明:一次冷轧管中间退火最优工艺是1100℃/5 min,所建立的晶粒长大...

关键词: 690合金管 , 退火 , 晶粒长大 , 固溶处理 , 冷轧

超低碳微合金管线钢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冲击性能

李继红 , , 张兴璇 , 张敏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光学显微镜、冲击试验机及扫描电镜等对超低碳微合金管线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冲击性能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低碳微合金管线钢母材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组成,接头的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少量的多边形铁素体及细小的M-A岛,且晶粒粗大,焊缝中的针状铁素体以钛、铝、硅、锰...

关键词: 管线钢 , 焊接接头 , 组织 , 韧性

脱氧工艺对硅钢连铸坯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研究

, 栗红 , 常桂华 , 陈本文 , 王向辉

钢铁

研究了Al+FeSi以及FeSi两种不同脱氧工艺对硅钢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并运用T[O]含量测定、金相分析、SEM及EDS等研究手段,对铸坯中的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Al+FeSi复合脱氧不仅比FeSi脱氧具有更强的脱氧能力,且能使铸坯中的夹杂物在尺寸和数量上有明显降低,...

关键词: 脱氧;硅钢;铸坯;非金属夹杂物

高温合金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因素

王璞 , 董建新 , , 郑磊 , 魏守恒

材料导报

裂纹扩展速率不仅是高温合金涡轮盘的重要使用性能,同时也是涡轮盘损伤容量设计和寿命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总结了高温合金的裂纹扩展速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指试件或构件的实验条件或服役条件,如温度、环境、频率、应力比、保载时间以及其它因素等.内部因素指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状态和...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裂纹扩展速率 , 影响因素

电子束悬浮区熔定向凝固ЖC36的组织分析

张军 , , 刘林 , 傅恒志

钢铁研究学报

以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ЖC36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梯度电子束悬浮区熔装置,采用籽晶法制取具有不同凝固组织的单晶高温合金试样.研究了加热功率和区熔速率等凝固过程控制参数对凝固组织和固-液界面形态的影响,考察了各合金元素的偏析规律和γ/γ'共晶组织的演化规律,测定了不同组织形态单晶的晶体取向特征.

关键词: ЖC36 , 单晶 , 高温合金 , 电子束悬浮区熔 , 定向凝固

酸碱辅以热处理对钛表面生物活性的影响

王小红 , 曹阳 , 刘钟馨 , , 涂进春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06

利用先酸后碱复合处理钛表面,部分样品加热到450和700℃进行热处理,在钛表面获得不同形貌和不同晶型的TiO2薄膜.将样品浸泡于模拟体液中,观察表面HA沉积情况,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以探讨样品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酸碱复合处理样品在450℃热处理后表现出最好的生物活性,主要归因于钛表面纳米级花蕊...

关键词: 酸碱处理 , , 生物活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