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
沈斌
,
朱相任
,
金日光
,
杨儒
,
李友芬
,
刘家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红色荧光材料CaWO4:Pr3+,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caWO4属四方晶系,141/a(No.88,C64h)空间群.CaWO4体系中加入H3803助熔剂,生成的晶体粒径较大,结晶更加完善,粒径大小约为20~40μm当Pr++浓度为1.4~%2.05时,样品在603、617和648 nm处的发光强度最强,随着P+3浓度的增加CawO4自发光强度被逐渐削弱.
关键词:
稀土
,
发光
,
激活剂
,
钨酸钙
郭玉宝
,
杨儒
,
李敏
,
刘家祥
,
李友芬
材料导报
先进的理论和计算技术结合计算机的威力,提供了在原子层次上了解纳米材料及其演化过程细节的可能性,具有无先例的准确性,使纳米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首先概述了计算机模拟的理论方法和作用,扼要地综述了计算机模拟在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纳米材料
,
结构
,
性能
,
计算机模拟
杨儒
,
李敏
,
张敬畅
,
曹维良
,
胡天斗
,
张静
催化学报
以Ti(SO4)2*4H2O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二醇-1000为空间构造剂,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具有高热稳定性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并用XRD,BET和EXAFS技术对其晶相、粒径大小、比表面积及中心Ti原子的K-边精细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反应的活性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未经任何热处理的TiO2粉体即为锐钛矿型晶相,控制焙烧温度可以达到控制其粒径及比表面积的目的. 经850 ℃焙烧5 h的样品仍保持锐钛矿型晶相,未出现向金红石型晶相转变的迹象. 随着纳米TiO2晶粒的增大,Ti原子局域结构的有序度增强,边前结构A1,A2和A3三个特征峰的强度增强,各壳层的配位数均呈增大的趋势. 粒径处于15~20 nm的锐钛矿型TiO2粉体对光催化降解苯酚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关键词:
锐钛矿
,
二氧化钛
,
苯酚
,
光催化降解
,
扩展X射线衍射精细结构
张广延
,
杨儒
,
于宏燕
,
李敏
材料导报
超临界流体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萃取和超细粉体制备,近二十年来,由于超临界状态下的化学反应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速度快,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高等特点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主要介绍了超临界水、胺、氨、乙醇、异丙醇、二氧化碳作为合成无机材料反应介质的理论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
无机合成
,
化学反应
黄丽
,
杨儒
,
郭江江
,
张金生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4.04.017
使用超细及纳米SiO2颗粒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塑料.测量其摩擦系数、磨损系数、结晶度,得到了填加量与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磨损系数和结晶度的关系曲线,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微米或纳米SiO2、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O2,均使PTFE的摩擦系数有所提高,而耐磨损性能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填充量小于6%时,填加未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的SiO2/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降低98.5%;填充量大于6%以后,磨损率趋于稳定;填充量为6%时,摩擦系数仅从未加填料时的0.1提高为0.12.而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提高幅度最小.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
纳米SiO2
,
复合材料
,
摩擦磨损
戴智刚
,
李友芬
,
李刚
,
杨儒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12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Tb3+,Yb3+共掺杂的Sr2B2O5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合成样品为单斜结构的Sr2B2O5相.分别使用543 nm和980 nm的监测波长,得到的激发光谱均在354 nm、374 nm处有较强的激发峰,其中374 nm处最强,说明Sr2B2O5荧光材料在近紫外光区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吸收;在374 nm(Tb3+:7F6→SD3)紫外光激发下,观察到Tb3+:5D4→7FJ(J=6,5,4,3)可见光区发射光,并检测到Yb3+∶ 2F5/2→2F7/2的近红外发射光.通过研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与Yb3+掺杂浓度的关系,发现在单斜晶体Sr2B2O5中,Yb3+具有很高的猝灭浓度.
关键词:
Sr2B2O5
,
Tb3+,Yb3+
,
下转换
,
发光材料
金付强
,
张建春
,
杨儒
,
李敏
,
郝新敏
,
张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1.022
大麻籽油和甲醇经NaOH催化合成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采用变色酸比色法测定反应液中的甲醇转化率,采用色质联用、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大麻籽油酯交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增大催化剂用量有利于酯交换反应的 发生.甲醇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醇油摩尔比的增加,甲酯生成率增大,而甲醇的转化率减小.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经二次甲醇酯交换反应大麻油可以比较完全的转化为甲酯.
关键词:
大麻籽油
,
甲醇
,
甲酯化
,
生物柴油
,
酯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