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良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杨学明
,
杨晓勇
,
范宏瑞
,
郭范
,
张兆峰
,
张培善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2.001
本文在综合研究白云鄂博海西期花岗杂岩体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测定了该杂岩体不同阶段花岗质岩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组成,提出杂岩体的形成演化由早到晚,从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钾长-碱长花岗岩,是下地壳古老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所形成.白云鄂博花岗岩属于同碰撞花岗岩,形成于蒙古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期.白云鄂博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白云鄂博RE-Nb-Fe矿床赋矿白云石大理岩,暗示稀土元素的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岩浆活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关键词:
花岗岩
,
稀土元素
,
成矿作用
,
白云鄂博
徐晨彪
,
杨文绍
,
郭庆
,
戴东旭
,
陈茂笃
,
杨学明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006-1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甲醇分子吸附在真空退火后的二氧化钛(110)表面的光催化过程,对比分析了单独吸附甲醇分子以及甲醇分子与水分子共吸附情况下的光催化解离过程。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钛(110)表面吸附的甲醇分子对共吸附水分子的光催化解离过程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共吸附状态下的水分子也同样没有影响到甲醇的光致解离过程,但是水分子的存在抑制了甲醇光解产物甲醛的光致脱附过程,同时促进了甲酸甲酯的形成。
关键词:
甲醇
,
水
,
金红石二氧化钛(110)-(1 × 1)表面
,
光催化
,
程序升温脱附
,
甲醛
袁成清
,
李健
,
徐文嘉
,
杨学明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1999.04.013
从腐蚀极化曲线测试的特点及要求出发,用微机和普通恒电位仪组成其测试系统,由计算机通过D/A转换产生所需的波形电压,代替波形发生器工作,然后用两路A/D分别采集腐蚀电流和腐蚀电位,并同步显示腐蚀极化曲线.本研究在提高腐蚀极化曲线测试水平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关键词:
电化学
,
腐蚀
,
极化
,
虚拟仪器
杨学明
,
杨晓勇
,
陈天虎
,
张培善
,
陶克捷
,
中国稀土学报
重点解剖了一条距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东矿, NE方向3 km并切割白云鄂博群H1及H2岩性段的细粒方解石碳酸岩岩墙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大,最高可达20%(质量分数),已构成稀土富矿石.碳酸岩的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发生了极度分馏,但无铕异常显示.形成这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可能机制为:碳酸岩浆直接来源于岩石圈富集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作用(F<1%), 残留地幔矿物组合以富含柘榴石为特征; 碳酸岩浆在地壳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型式均与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的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十分相似.然而,碳酸岩的主要元素以钙质为特征,不同于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碳酸岩岩墙没有遭受大规模的白云岩化作用,而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则可能是碳酸岩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稀土
,
碳酸岩
,
分离结晶作用
,
热液作用
,
白云鄂博
陈天虎
,
杨学明
,
岳书仓
,
李双应
,
王道轩
中国稀土学报
对比研究了皖南西坑银多金属矿床中赋矿围岩蓝田组地层、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矿石、矿床蚀变岩等地质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 结果表明, 西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浆作用, 成矿热液和富碳酸盐岩地层水岩反应使蚀变岩相对富集重稀土.
关键词:
稀土
,
地球化学
,
银铅锌矿床
,
皖南
杨晓峰
,
吴海珍
,
杨晓勇
,
杨学明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5.007
本文针对合肥地区青年和老年两组牙齿标本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合区域背景,讨论了不同年龄组段牙齿中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富化和亏损的原因.
关键词:
现代人类牙齿
,
不同年龄段
,
稀土
,
微量元素
,
组成
,
合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