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秀
,
闫金良
,
刘金浩
,
王立志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7.03.021
利用传统的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Sr掺杂的WO3陶瓷样品,测量了样品的显微结构和电学性质.结果表明,对于Sr掺杂来说,浓度为2 mol%是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处电学性质和微观结构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掺杂浓度为0.2 mol%的样品表现出较高的非线性系数8.7.实验中发现部分样品表现出电学的不稳定性,我们认为这种不稳定性与相共存以及由此导致的极化有关.
关键词:
三氧化钨
,
电学性质
,
非线性
,
极化
杨春秀
,
陈忠平
,
李华清
,
汤玉琼
,
郭富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进行圆柱体压缩试验,研究了新型铝青铜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50~950 ℃、应变速率为0.01~5 s-1、真应变为0~0.8条件下的流变应力特征.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为0.01和5 s-1时,铝青铜合金首先出现加工硬化,流变应力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稳,表现出动态回复的特征;应变速率为0.1和1 s-1时,合金发生了局部动态再结晶;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新型铝青铜合金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行为.
关键词:
铝青铜合金
,
热变形
,
流变应力
,
Zener-Hollomon参数
杨春秀
,
汤玉琼
,
郭富安
,
曹兴民
,
李华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Cu-4Ti-0.05RE和Cu-4Ti-0.12Zr-0.05RE两种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发现添加Zr元素会抑制时效过程中形成片层组织(即延缓过时效的发生);两种合金在峰值时效时析出相均为亚稳的β′-Cu4Ti相,而在过时效状态下均会出现稳定的β-Cu3Ti相.采用显微硬度计和电导率测试仪分别研究两种合金在时效过程中显微硬度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发现Cu-4Ti-0.05RE合金在450℃, 6 h达到峰值时效,此时合金的显微硬度HV是3150 MPa,电导率是11.99 %IACS;而Cu-4Ti-0.12Zr-0.05RE合金在450℃, 8 h达到峰值时效,此时合金的显微硬度HV是3350 MPa,电导率是11.41%IACS.
关键词:
铜合金
,
时效强化
,
电导率
,
调幅分解
杨春秀
,
郭富安
,
慕思国
,
曹兴民
,
朱雯
,
向朝建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6.03.007
分析了Cu-Cr-Zr合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其组织性能与合金元素、强化方法及制备状态的关系,探讨了该合金在研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Cu-Cr-Zr系合金
,
高强高导
,
显微结构
,
强化机制
,
发展趋势
向朝建
,
郭富安
,
杨春秀
,
汤玉琼
,
曹兴民
,
慕思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高温拉伸试验和差热分析(DSC)确定了C194铜合金的热轧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轧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以及在其它工艺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采用两种终轧温度(780℃及650℃)后合金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194铜合金的理想开轧温度为950℃左右;为了降低热轧时析出相对合金性能的不利影响,根据合金的析出行为,终轧温度应大于715℃.
关键词:
引线框架
,
C194合金
,
热轧工艺
曹兴民
,
向朝建
,
杨春秀
,
慕思国
,
郭富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Cu-Fe-P系引线框架合金材料,研究了变形量及时效处理对该合金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加工热处理对合金微观组织影响规律,通过测定应力-应变曲线、维氏硬度和电导率来研究合金的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材料组织性能变化的机理.
关键词:
引线框架材料
,
铜合金
,
变形量
曹兴民
,
朱玉斌
,
郭富安
,
汤玉琼
,
向朝建
,
杨春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Cu-Ti合金的热模拟压缩试验.试验表明: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少使峰值应力和稳态应力显著降低,变形温度会影响进入稳态流动所需变形量.建立的Cu-Ti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模型表征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对流变应力的影响,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根据实验建立了热加工图.通过对热压缩变形过程中组织的观察得出,不连续β相的析出,是材料加工软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Cu-Ti合金
,
流变应力模型
,
不连续析出
聂黎行
,
王钢力
,
戴忠
,
林瑞超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001
采用Chiralpak IC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春(R-告依春)和告依春(S-告依春)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0 ℃.在此优化条件下,表告依春和告依春分离度为3.4,检出限为2.0 mg/L,在0.02~2.0 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本方法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表告依春与其对映体告依春基线分离并测定,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表告依春(R-告依春)
,
告依春(S-告依春)
,
板蓝根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