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虎
,
陈世荣
,
杨琼
,
汪浩
,
谢金平
,
吴耀程
,
梁韵
电镀与涂饰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从碱性蚀刻废液中制备高纯度的纳米铜粉,以回收碱性蚀刻废液中的铜.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纳米铜粉形貌、粒度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纳米铜粉的最佳还原剂为水合肼,最优工艺条件为:PVP(聚乙烯吡咯烷酮)0.003 g/L,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
关键词:
碱性蚀刻液
,
回收
,
纳米铜
,
化学还原
,
水合肼
曹权根
,
陈世荣
,
杨琼
,
汪浩
,
王恒义
,
谢金平
,
范小玲
电镀与涂饰
采用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D)-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配位体系在环氧树脂板表面进行快速化学镀铜.研究了配位剂、主盐、添加剂和工艺参数等对沉积速率和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快速化学镀镍的最佳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CuSO4·5H2O 12 g/L,THPED 10g/L,EDTA-2Na...
关键词:
化学镀铜
,
四羟丙基乙二胺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
沉积速率
,
稳定性
许建亚
,
杨磊
,
张延师
,
张勋超
,
付芬
,
张雅玲
,
杨琼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204
针对ADS颗粒靶概念的研究和设计,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了蒙特卡罗模拟软件GMT.为了提高GMT程序的计算效率,研究了MPI在GMT中的应用和发展,实现了大规模随机数在进程中的随机分配,并采用快速读写文件的方式替代了MPI相关数据通信函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并研究了不同规模计算实例进程...
关键词:
ADS颗粒靶
,
MPI
,
GMT
,
随机数
,
数据传输
,
加速比
杨琼
,
陈世荣
,
汪浩
,
罗小虎
,
曹权根
电镀与涂饰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S-羧乙基异硫脲鎓盐(ATPN)对酸性化学镀镍的沉积速率和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极化曲线研究了化学镍的阴、阳极过程。结果表明,ATPN 能使镀层表面结晶细致。在ATPN的添加量小于11 mg/L时,ATPN 通过其分子中的S原子的电子效应,降低次磷酸根在镍表面的吸附能,因此随着A...
关键词:
酸性化学镀镍
,
S-羧乙基异硫脲鎓盐
,
镀速
,
机理
杨琼
,
王传彬
,
章嵩
,
张东明
,
沈强
,
张联盟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1.017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BCN薄膜,研究了沉积温度和退火处理对BCN薄膜组分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BCN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升高时,BCN薄膜的组分无明显改变.所制备的BCN薄膜包含B-N,C-B和...
关键词:
BCN薄膜
,
沉积温度
,
退火
,
脉冲激光沉积
杨琼
,
王传彬
,
章嵩
,
张东明
,
沈强
,
张联盟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0.04.011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Si(100)和石英基片上制备了硼碳氮薄膜(BCN).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BCN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激光能量密度对BCN薄膜沉积速率、组分、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FTIR和XPS分析结果...
关键词:
硼碳氮薄膜
,
脉冲激光沉积
,
成分
,
光学性能
汪浩
,
陈世荣
,
杨琼
,
王恒义
,
谢金平
,
范小玲
电镀与涂饰
研究了活性炭粉末表面化学镀银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动态测量化学镀过程中银离子浓度的变化,通过银沉积分数曲线、混合电位-时间曲线、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电阻率测试等方法对比研究了活性炭吸附银后化学镀银、常规敏化活化化学镀银和活性炭吸附银后化学镀银再常规敏化活化化学镀银3种方法对活性炭化学镀银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
活性炭
,
化学镀银
,
吸附
,
导电填料
,
电阻率
曹权根
,
陈世荣
,
杨琼
,
汪浩
,
谢金平
,
范小玲
材料保护
为解决目前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D)-EDTA "2Na盐化学镀铜体系存在的镀速慢、稳定性不佳等问题,重点考察了不同添加剂对THPED-EDTA·2Na盐化学镀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3 mg/L)、2-巯基苯并噻唑(2-MBT)和有机物M(含巯基的咪唑类化合物)对镀液的稳定效果较好;硫脲会极...
关键词:
化学镀厚铜
,
添加剂
,
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D)-EDTA·2Na体系
,
沉积速率
,
稳定性
,
镀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