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的含Cu催化剂催化糠醛加氢反应

郑良科 , 徐成华 , 梁文标 , 刘建英 , 刘俊 , 敦星杰 , 郭燕 , 迎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100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铜镁铝类水滑石(Cu_x-MgAl),再在500℃焙烧制得Cu_x-MgAlO_y催化剂.分别考察了在220和300℃还原时,Cu含量对Cu_x-MgAlO_y催化糠醛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Cu含量为11.2%时,cu-MgAlO_y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较高,糠醛加氢生成糠醇及糠醇进一步加氢脱水的催化活性中心主要是CuO,而催化剂中的CuO,MgO和MgAl_2O_4金属氧化物具有催化糠醛与溶剂乙醇反应生成2-二乙氧甲基呋喃的作用.

关键词: , 类水滑石 , 糠醛 , 催化加氢 , 糠醇 , 2-甲基呋喃

碳含量及复合变质处理对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王伟 , 肖于德 , 林家平 , 徐建秋 , 迎春 , 董铁铭 , 邓培成

机械工程材料

通过在铸造过程中对熔体进行复合变质处理,制备了变质白口铸铁,采用金相分析、碳化物定量分析、硬度测试和冲击韧度测试等研究了碳含量(2.2%~3.20%)及复合变质处理对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碳含量对复合变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由珠光体+离异共晶状渗碳体向少量珠光体+大块连续的莱氏体转变;通过复合变质处理可以有效改善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碳化物变得孤立、分散,部分网状结构消失,但随着碳含量的提高,复合变质效果变差;经过变质处理后,白口铸铁的硬度和冲击韧度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白口铸铁 , 变质处理 , 显微组织 , 碳含量

三角形微通道流动冷凝的实验研究

吴嘉峰 , 陈永平 , 施明恒 , 肖春梅 , 张程宾 , 迎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实验研究了三角形硅微通道中的流动冷凝.通道中的冷凝流型沿程主要有珠状流、环状流、喷射流和弹状-泡状流等.在同一通道中,喷射流位置随着工质流量的增大而延后;在相同蒸气入口雷诺数下,喷射流位置则随着通道尺度的增大而延后.喷射流频率随着蒸气入口雷诺数和冷凝液韦伯数的增大而增大.较小水力直径的三角形通道中的流动冷凝不稳定性较高.冷凝通道的壁面温度呈沿程下降趋势.在同一通道中,流动冷凝的平均冷凝传热系数和平均努塞尔数,皆随着蒸气入口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通道尺度的减小显著强化冷凝传热.

关键词: 流动冷凝 , 硅微通道 , 流型 , 传热

低温液相合成甲醇及甲酸甲酯用Cu-Cr-M-O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刘兴泉 , 迎春 , 吴玉塘 , 刘晰 , 于作龙

催化学报

采用共沉淀法和配合物沉淀法制备了分别添加Ba, Mn, V, Bi, Ni和Zn的Cu-Cr-M-O三组分催化剂,采用BET, XRD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合成甲醇及甲酸甲酯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 结果表明,添加第三种金属使催化剂的稳定性及甲酸甲酯选择性有所提高,但使催化活性有所下降. 配合物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粒径较小. 热分解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小. 除Cu-Cr-V-O催化剂为纳米非晶态之外,其它催化剂均呈晶态. 催化剂的最小平均粒径为38 nm, 最大平均粒径为68 nm, 属纳米级催化剂.

关键词: 合成气 , 甲醇 , 甲酸甲酯 , 氧化铜 , 氧化铬 , 共沉淀法 , 配合物沉淀法

构形树状小通道热沉的传热分析

张程宾 , 陈永平 , 迎春 , 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建立了恒受热面温度条件下构形树状小通道热沉中层流流动和换热的三维稳态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给出了热沉的流动压降、温度分布和热有效性,并与蛇形通道热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构形树状结构有效分散了冷却流体,强化了流动换热;与蛇形通道相比,构形树状通道不仅具有压降小的优势,而且其热有效性也远高于蛇形通道.

关键词: 构形 , 热沉 , 流动 , 传热

氮掺杂Bi2O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卢远刚 , 迎春 , 叶芝祥 , 刘盛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43

以硝酸铋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氮掺杂量的Bi2O3(N-Bi2O3)粉体, 并采用XRD、FT-IR、XPS、UV-Vis、PL手段对其晶相结构和光谱特征等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未掺杂Bi2O3为单斜相α-Bi2O3, 氮掺杂Bi2O3则为四方相β-Bi2O3和Bi5O7NO3组成的混晶, 氮原子替代了Bi2O3晶格中部分氧原子, 形成了Bi-N键而稳定存在. 氮掺杂能促进β-Bi2O3的生成. 与未掺杂Bi2O3粉体相比, 氮掺杂样品的吸收带边发生了明显红移, 荧光强度明显减弱. 甲基橙在可见光下的降解实验表明, 氮掺杂Bi2O3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Bi2O3; 氮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甲基橙

表面可修饰的荧光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贺亚妮 , 徐晓荣 , 阎晓敏 , 迎春 , 王公正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反相悬浮乳液法合成了丙烯酸(AA)含量不同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共聚丙烯酸(AA)的聚合物模板P(NIPAM-co-AA),以此作为微反应器,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P(NIPAM-co-AA)-co-Alq3(八羟基喹啉铝)荧光复合微球,再用四乙氧基硅烷(TEOS)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获得了表面功能化的P(NIPAM-co--AA)-Alq3-SiO2荧光复合微球.用SEM、IR、FM和XRD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复合微球单分散性好、荧光发光效率较高且性能稳定,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功能化的荧光复合微球可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和识别生物大分子等生物医学领域.

关键词: 反相悬浮乳液法 ,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 , 八羟基喹啉铝 , 二氧化硅 , 荧光复合微球

氮掺杂Bi2O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卢远刚 , 迎春 , 叶芝祥 , 刘盛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43

以硝酸铋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氮掺杂量的Bi2O3(N-Bi2O3)粉体,并采用XRD、FT-IR、XPS、UV-Vis、PL手段对其晶相结构和光谱特征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未掺杂Bi2O3为单斜相α-Bi2O3,氮掺杂Bi2O3则为四方相β-Bi2O3和Bi5O7NO3组成的混晶,氮原子替代了Bi2O3晶格中部分氧原子,形成了Bi-N键而稳定存在.氮掺杂能促进β-Bi2O3的生成.与未掺杂Bi2O3粉体相比,氮掺杂样品的吸收带边发生了明显红移,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甲基橙在可见光下的降解实验表明,氮掺杂Bi2O3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Bi2O3 , 氮掺杂 , 可见光 , 光催化 , 甲基橙

合成甲酸甲酯用Cu-Mn催化剂的制备

迎春 , 吴玉塘 , 刘兴泉 , 罗仕忠 , 于作龙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5.005

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和络合法制备了一系列的铜锰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对合成气一步法合成甲酸甲酯的活性及选择性.共沉淀法中以采用并流法和季铵碱作沉淀剂所得催化剂活性较好.络合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共沉淀法及浸渍法,在不同分解气氛及焙烧温度下所得催化剂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有较大影响.采用XRD及BET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

关键词: 甲酸甲酯 , 制备 , Cu-Mn催化剂 , 合成气

氮掺杂Bi2O3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2,4-二氯酚

卢远刚 , 迎春 , 刘盛余 , 叶芝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479

采用自制的Bi2O3及氮掺杂Bi2O3(N-Bi2O3)光催化剂,以卤钨灯为光源,在可见光下对2,4-二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N-Bi2O3较Bi2O3具有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N-Bi2O3光催化剂投加量为2.0 g/L、2,4-二氯酚初始浓度为20 mg/L和pH =7时,光催化反应320 min,2,4-二氯酚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1.5%.2,4-二氯酚的光催化反应初活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速率模型.对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及Cl-测试结果表明,N-Bi2O3光催化剂能较好地完成对2,4-二氯酚的深度矿化及脱氯.

关键词: 氮掺杂Bi2O3 , 光催化 , 可见光 , 二氯酚 , 动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