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健
,
林国标
,
贺军
,
王茂青
,
谢胜利
,
马绍宏
,
王彭涛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3.10.004
为了提高盾构隧道掘进机硬质合金刀头和钢基体的连接强度及使用寿命,选用801钎料,对42CrMo钢与WC-8%Co硬质合金进行真空钎焊试验,研究钎焊温度和钎焊压力对钎焊接头性能的影响,并用剪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通过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组织及能谱分析钎料中各元素在母材中的扩散情况,探讨了该钎料与母材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采用60 kPa的压力在980℃下钎焊,钎料形成的中间层与母材结合较好,无裂纹等缺陷,连接层厚约40~50 mm;剪切强度达到415 MPa,Zn与Mn发生了向硬质合金中的明显扩散,Co偏聚于连接层与钢的界面;压力的适当增加有利于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但压力过高导致连接层变薄,不利于缓解接头热应力.
关键词:
盾构刀
,
真空钎焊
,
硬质合金
,
元素扩散
袁红梅
,
张忠健
,
徐涛
,
林国标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2.04.001
采用不同的渗硼工艺制备了渗硼厚度不同的YG11硬质合金试样.利用经典方法测定试样的密度、洛氏硬度、抗弯强度、钴磁及矫顽磁力等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渗硼试样断面的组织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硼试样断面的相成分.在自制的专用磨损实验机上对比了各组试样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YG11硬质合金通过气-固相渗硼处理后,断面组织可分为渗硼层、过渡层和基体3个部分.渗硼层出现了新的硬质相W2C、CoW2B2、CoW3B3等,WC晶粒细化,钴相因渗硼得到了强化.合金的耐磨参数比未渗硼时提高了14%~30%.经渗硼后硬质合金抗弯强度下降,但韧性略有提高.
关键词:
渗硼
,
硬质合金
,
耐磨性
,
WC
,
热处理
张忠健
,
谢浩
,
林国标
,
贺军
,
王茂青
,
马绍宏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3.12.006
通过对盾构机盘型滚刀工况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刀圈材料和硬质合金镶齿的设计思路,并进行了试制.结果表明,以H13为基础,适当提高碳含量,采用电炉熔炼加电渣重熔的方法和后继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制备的钢圈微观组织结构为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加小颗粒碳化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韧性;以结晶完整的粗晶WC制备的全致密包覆型WC-Co复合粉为原料,可生产出晶粒完整、组织均匀,具有良好冲击韧性和耐磨性的超粗或特粗晶硬质合金,可以满足刀圈合金齿的要求.
关键词:
盾构机
,
盘型滚刀刀圈
,
超粗晶合金
林国标
,
黄继华
,
毛建英
,
李海刚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5.06.005
用合金化的Ag-Cu-Ti粉及Si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钎料,真空无压钎焊SiC陶瓷和Ti合金.研究结果表明,在Ag-Cu-Ti粉末钎料中加入15vol%~30vol%SiC粉末能明显降低接头热应力,获得完整的SiC颗粒增强的复合接头.加入的SiC颗粒、SiC陶瓷母材均与连接层中的Ti起反应,形成表面反应层Ti3SiC2及分布于Ag-Cu-Ti合金中的Ti-Si化合物,随SiC颗粒增加,反应层变薄.连接层中的Cu元素与连接的Ti合金相互扩散,形成Cu-Ti相界面扩散带.
关键词:
SiC陶瓷
,
Ti合金
,
连接
,
复合接头
刘慧渊
,
黄继华
,
张建纲
,
裴新军
,
林国标
,
殷常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6.02.029
以TiFe粉和碳的前驱体(石油沥青)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了Ti-Fe-C系反应喷涂复合粉末,并用普通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TiC/Fe陶瓷金属复合涂层.观测了喷涂粉末、淬熄实验获取的飞行粒子以及涂层的形态、相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前驱体碳化复合Ti-Fe-C系喷涂粉末有非常紧密的结构;可有效的解决反应喷涂过程中原料粉末分离的问题.在反应火焰喷涂过程中,每一个喷涂粉末颗粒构成独立的微小反应单元,原料之间反应充分.在整个喷涂过程中喷涂粉末经历了熔化扩散、物相形成、碰撞后快速凝固三个阶段.所得涂层由TiC和Ti2O3共生聚集片层和细小TiC颗粒弥散分布于金属基体所形成的内晶型复合强化片层交替叠加而成.
关键词:
反应火焰喷涂(RFS)
,
TiC/Fe复合涂层
,
前驱体
韩丽青
,
王自东
,
龙斌
,
林国标
,
张鸿
,
乔建生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TA2/316L焊接接头分别进行350~900 ℃、保温30~120 min的真空热处理,利用SEM、EDX及热力学、动力学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后界面反应物的生长过程及规律.结果表明,界面反应物呈层状出现,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层状反应物由一层变为多层.动力学计算显示,在900℃以下对TA2/316L接头进行热处理,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呈线性增长,界面总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W=1.15×106exp(-50.93 kJ·mol-1/RT)t1/2.
关键词:
焊接界面
,
热处理
,
金属间化合物
,
组织形貌
林国标
,
黄继华
,
张建纲
,
毛建英
,
李海刚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10.005
研究了在Ag,Cu,Ti粉末中加入W粉连接钛合金和SiC陶瓷的接头组织结构和接头状况.结果表明W颗粒均匀分布在钎缝的Ag相中,且未与Ag-Cu-Ti合金基体发生冶金反应,W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加入前的粉末相当.在较低的钎焊温度和较短的钎焊时间下,能形成组织结构均匀、连接良好的复合接头,钎缝内Cu-Ti相较少,钎缝与钛合金界面形成了多层Ti含量呈梯度变化的Cu-Ti扩散反应层组成的扩散带.W的加入降低了接头热应力.而较高的钎焊温度和较长的钎焊时间,容易在近缝区的陶瓷中产生裂纹.由于扩散进入钎缝Ti量的增多,使得钎缝内形成很多长条形CuTi相组织,提高了与钎缝相邻的Cu-Ti扩散反应层的Ti浓度,并且钎缝内钛合金界面附近形成了没有W相的带状区域.
关键词:
SiC陶瓷
,
Ti合金
,
W
,
连接
,
复合钎焊
熊进辉
,
黄继华
,
薛行雁
,
张华
,
赵兴科
,
林国标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9.6.010
本文利用AgCuTi-W复合钎料作中间层,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真空钎焊C_f/SiC复合材料与Ti合金,利用SEM,EDS,XRD分析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利用剪切试验检测接头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钎焊时,复合钎料中的Ti借助Cu-Ti液相与C_f/SiC复合材料反应,在C_f/SiC复合材料与连接层界面形成Ti3SiC2,Ti3Si和少量TiC化合物的混合反应层.复合钎料中的Cu与Ti合金中的Ti发生互扩散,在连接层与Ti合金界面形成不同成分的Cu-Ti化合物过渡层.钎焊后,形成W颗粒强化的致密复合连接层,W颗粒主要分布在Cu-Ti相中.W的加入缓解了接头的残余热应力,C_f/SiC/AgCuTi-W/TC4接头剪切强度明显高于C_f/SiC/AgCuTi/TC4接头.
关键词:
C_f/SiC
,
Ti合金
,
钎焊
,
AgCuT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