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
林璠
,
鲁力
,
黄鹏
,
康健
,
李建
,
白丁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4007
湖北省某矿石物质组成十分复杂,稀土矿物以独居石、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褐帘石为主,且嵌布粒度十分细微.根据其矿石性质,重点进行浮选捕收剂、抑制剂选择实验、流程对比实验等,最终确定采取反-正浮选工艺,以两种羟肟酸类捕收剂联合使用,结合微细粒絮凝浮选技术获得较好的稀土浮选指标(品位37.320%,回收率67.33%),对浮选精矿再采取磁选—酸洗流程进行处理,最终获得REO品位为56.33%,总回收率为63.42%的稀土精矿产品.
关键词:
稀土
,
氟碳铈矿
,
独居石
,
选矿
,
浮选
林璠
,
孔慧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1002
首先采用热蒸发法在镀钼的 PI 衬底上沉积 NaF 薄膜,然后采用低温三步共蒸法在有无沉积 NaF 的 PI 衬底上沉积铜铟镓硒(CIGSe)薄膜,研究了第二步沉积速率和钠掺杂对 CIGSe薄膜结构及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第二步沉积速率增大,CIGSe 薄膜的晶粒尺寸显著增大,(220/204)择优取向生长逐渐增强;随着钠掺杂量增加,CIGSe 薄膜的电阻率显著下降,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择优取向从(220/204)织构方向转变为(112)织构方向,并出现镓的两相分离现象。
关键词:
铜铟镓硒薄膜
,
沉积速率
,
钠掺杂
,
低温生长
黄鹏
,
林璠
,
刘爽
,
康健
,
李健
,
白丁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2011
湖北某重稀土矿是以钇为主要成分的稀土矿,主要含钇矿物为硅铍钇矿、褐钇铌矿及磷钇矿.为了开发利用该重稀土矿资源,进行了实验室选矿试验研究.试验原矿品位为(Y2O3)0.088%,采用“磁选-浮选”的工艺流程,最终可获得稀土精矿品位为(Y2O3)3.42%,精矿产率为1.67%,回收率为58.13%重稀土精矿.
关键词:
重稀土矿
,
磁选
,
浮选
林璠
,
蒋冬梅
,
马学鸣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高能球磨法球磨不同时间得到不同铁掺杂量的TiO2粉,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粉体的物相组成和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磨不仅使铁固溶进入TiO2晶格中,还诱发了TiO2从锐钛矿相向S相和金红石相的转变,粉体中未发现铁及铁的氧化物;所有粉体都表现出室温铁磁性,球磨3 h后磁性最大,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减小;铁掺杂金红石相的磁性大于掺杂锐钛矿相的,而铁掺杂相S的磁性能又远远大于掺杂进入前两相的。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
高能球磨
,
铁掺杂TiO2
,
磁性能
饶黄云
,
林璠
,
蒋冬梅
功能材料
通过机械合金法和溶融法制备了Fe0.65Cr0.35-xVx三元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三元合金性质进行了研究.两种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样品均为体心立方(bcc)结构.采用二项式理论计算了的超精细磁场分布,并与实验值进行比对,在V高浓度时实验与理论值吻合地很好,这表明V原子可随机地占据Fe的bcc晶格位置;而当V原子浓度增加时,超精细磁场分布的实验值转移到低场处.引起它的原因可能有两种:(1) Fe-Cr系统比Fe-V系统进一步合金化更困难;2) Cr原子或Cr原子团簇形成近程有序.从平均每个Fe原子的磁矩随V含量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随着V含量的增加,平均原子磁矩逐渐减小.
关键词:
Mossbauer谱
,
e-Cr-V合金
,
溶融法
,
机械合金法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林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林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林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林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林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林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林效应
,
合金化
王海珊
,
史铁林
,
刘世元
,
冯奎景
,
廖广兰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32
在应用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发现系统存在一个近似为二次曲面的测量误差.根据光学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分别对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的相移器误差、摄像机误差和光学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确定光学系统误差是干涉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其中显微物镜焦点轴向误差是产生系统测量误差曲面的主要原因.以平面为实验测量样件,应用测量系统对参考光臂显微物镜的不同轴向位置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测量结果验证了焦点轴向误差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
,
系统测量误差
,
焦点轴向误差
,
相移器误差
,
摄像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