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
张翥
,
沈剑韵
,
彭德林
,
孙军
,
惠松骁
,
柳松青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161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Ti-22Al-27Nb(原子分数,%)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经过锻造的试样,直接进行短时时效,得到细小的网篮状组织,其室温和650℃时的拉伸性能都可以保持较高水平.长时时效后,O相比例增大,合金的强度增加,但塑性显著降低.合金在B2相区固溶后,经过水淬或空冷后进行低温时效,在初生的B2相上析出粗大且取向趋于一致的O相组织,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都较差.当合金在B2相区固溶随炉冷却后低温时效,将在初生的B2相上析出细小和取向不同的O和α2相,合金的强度能够保持到较高的水平,而塑性也明显增加.
关键词:
Ti2AlNb基合金
,
热处理
,
拉伸性能
吴波
,
沈剑韵
,
张翥
,
孙军
,
彭德林
,
柳松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简述了目前金属和合金计算机模拟研究中采用的相图计算技术,第一原理方法和埋入原子势方法,并给出了这些方法应用于Ti2AlNb基合金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
关键词:
Ti2AlNb基合金
,
相图计算技术
,
第一原理方法
,
埋入原子势
,
计算机模拟
苏彦庆
,
郭景杰
,
贾均
,
丁宏升
,
崔红保
,
柳松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TiAl合金涡轮的立式离心熔模陶瓷型壳精密铸造进行了研究,合金熔配设备为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化炉.首先研究了TiAl合金铸造时的尺寸收缩问题,结果表明1600℃浇注时,合金的收缩率为1.32%,随着浇注温度的提高凝固收缩率显著提高.从合金熔体立式离心力场下充型模式方面考虑,涡轮浇注工艺应采用类似于重力充型的底注式较好.TiAl合金涡轮离心浇注内部组织致密、无气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欠浇缺陷,迎流面充型较弱.可以从提高离心转速和浇注温度两方面解决欠浇缺陷,但离心转速提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提高浇注温度带来的粘砂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
涡轮
,
熔模型壳
,
离心铸造
唐志宏
,
张兴华
钢铁
柳钢高炉采用精料和小高压操作,同时加强了操作管理,使高炉利用系数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0.504t/(m3*d),焦比降低96kg/t.
关键词:
强化冶炼
,
利用系数
,
焦比
刘树海
,
牛锡云
,
朱珉
连铸
介绍了青钢第二炼钢厂实现炼钢-连铸全工序负能炼钢的现状和在生产中为降低能耗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炼钢工艺流程和负能炼钢工序构成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
转炉
,
工艺优化
,
负能炼钢
刘玉婷
,
吕峰
,
邹竞
,
张大德
,
姚祖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6.016
以1-羟基-N-[4-(2,4--特戊基-苯氧基-丁基)-2-萘甲酰胺为母体,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为吸附基团,分别以1-甲酰基-2-(4-氨基)苯肼,1-乙酰基-2-(4-氨基)苯肼和1-三氟乙酰基-2-(4-氨基)苯肼为增强基团合成了3种DAR青成色剂.结构经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等检测确证.
关键词:
DAR成色剂
,
合成
杨云松
,
彭红云
,
章国林
,
戚国荣
,
杨士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12.002
研究了氯硝柳胺衍生物的透皮吸收. 和氯硝柳胺原药相比,氯硝柳胺的酯型前体药物对透皮速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前体药物的熔点越低,透皮速率越大;氯硝柳胺的醚型前体药物和复盐型药物增大了药物的水溶性,更有效地促进了药物的透皮吸收. 具有适宜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药物有大的透皮速率.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的透皮控释贴剂比氯硝柳胺的透皮控释贴剂有更显著的杀虫效果和更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氯硝柳胺
,
透皮给药
,
药物控释
易封萍
,
孙海洋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633
以含磺酸基离子液体1-(4-磺酸基)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4-sulfbmim][BF4])为酸性催化剂,由乙缩醛和苯甲醇合成了叶青素.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合成条件的影响,固定反应温度为20 ℃条件下,确定优化合成条件为:n(苯甲醇):n(乙缩醛)=1:8,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每摩尔苯甲醇4 g,产率为92.2%. 与H2SO4催化剂相比[4-sulfbmim][BF4]的催化活性相对较弱,但综合效果优于H2SO4. [4-sulfbmim][BF4]循环使用6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关键词:
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
,
叶青素
,
乙醛乙基苄基缩醛
,
催化剂
张洋
,
温腾
,
林娟
,
谢智
,
刘树滔
,
饶平凡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4.021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且最难防治的植物致病菌青枯菌进行了色谱表征.在以0.02 mol/L哌嗪-盐酸缓冲液(pH 8.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下,青枯菌在SuperQ-650 C色谱柱(200 mm×4.6 mm i.d.)上被分离为3个不同的色谱峰.根据这3个组分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性质,确定青枯菌原液和分离得到的3个组分都属于青枯菌的生化型Ⅲ型.通过2,3,4-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平板鉴定两个洗脱峰菌体的致病性及电镜观察二者的运动性,发现第一洗脱峰菌体的致病性弱于第二洗脱峰菌体而运动性强于后者.实验表明,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可以把常规微生物方法无法分离的青枯菌的不同状态区分出来.分离结果将为阐明青枯菌的多态性及传代培养过程中致病性逐渐减弱的内在机理,最终研制出特效的青枯菌抗菌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
,
青枯菌
,
生化鉴定
,
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