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彬
,
李亚伟
,
桑绍柏
,
金胜利
,
赵雷
,
李远兵
,
李淑静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3.05.018
介绍了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氧化机制,综合分析了近10年来镁碳质耐火材料抗氧化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材料表面涂釉技术、抗氧化剂直接添加技术、炭素原料涂层处理技术和复合粉体技术,并对今后镁碳质耐火材料抗氧化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镁碳质耐火材料
,
抗氧化性
,
抗氧化剂
,
涂层技术
,
复合粉体
王恒
,
李亚伟
,
桑绍柏
,
杨开保
,
郁书中
,
朱天彬
,
王同生
人工晶体学报
为充分发挥碳纳米管、微晶石墨和鳞片石墨等碳源在铝碳耐火材料中的协同强韧化作用,本工作首先采用高能球磨法研磨含硝酸镍的微晶石墨和氧化铝微粉制备了镍负载超细微晶石墨复合粉体,然后与鳞片石墨一起作为碳源,单质硅粉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铝碳耐火材料.结果表明:铝碳耐火材料中引入硝酸镍负载的超细微晶...
关键词:
铝碳耐火材料
,
镍负载超细微晶石墨
,
复合碳源
,
协同增强增韧
陈若愚
,
李远兵
,
向若飞
,
李淑静
,
范侠飞
,
李亚伟
,
桑绍柏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6.01.006
为解决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轻质隔热砖体积密度过大的问题,利用叶蜡石、粉煤灰、苏州土为主要原料,锯末为造孔剂,通过控制叶蜡石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和40%)和烧成温度(1250、1300、1350和1400℃)合成了体积密度<0.89 g·cm -3的轻质隔热耐火材料,并利用 XRD、SE...
关键词:
叶蜡石
,
粉煤灰
,
轻质隔热材料
,
热导率
,
体积密度
,
耐压强度
廖宁
,
李亚伟
,
桑绍柏
,
金胜利
,
李华军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3.05.002
分别以粒度均<0.045 mm的氧化钙部分稳定氧化锆、氧化镁部分稳定氧化锆和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为原料,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和碳源,按部分稳定氧化锆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9∶1配料,研究了在埋焦炭条件下于1 600℃渗碳处理后3种部分稳定氧化锆的相组成变化,以及保护渣对渗碳处理后氧化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关键词:
ZrO2-C质耐火材料
,
渗碳处理
,
碳稳定作用
易献勋
,
李亚伟
,
桑绍柏
,
童贝
,
金胜利
,
樊海兵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1.03.006
在Al2O3-ZrO2-C材料中加入总质量分数为5%的铝粉和硅粉,改变试样中铝粉和硅粉的质量比(分别为0∶1、1∶4、2∶3和4∶1),经配料、混练、成型、烘干后,在埋炭(煤焦炭)气氛中分别于800、1 000、1 300和1 400℃保温3 h煅烧,然后对烧后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并测定烧后试样的...
关键词:
Al2O3-ZrO2-C
,
力学性能
,
显微结构
,
孔径分布
徐义彪
,
李亚伟
,
桑绍柏
,
秦庆伟
,
杨建红
材料导报
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预测分析了高温下典型氧化物分别与氟化物AlF3、Na3AlF6及K3AlF6之间的化学反应,并采用氧化物粉末与电解质混合和氧化物烧结体浸泡两种实验方法验证了900℃时氧化物与电解质的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主族元...
关键词:
化学反应
,
热力学预测
,
氧化物
,
电解质
,
抗侵蚀
易献勋
,
李亚伟
,
桑绍柏
,
童贝
,
彭红
,
李健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1.04.003
在复合引入不同比例Al粉、Si粉(Al粉、Si粉的组合分别为2% (w)Al +3% (w) Si,3%(w)Al+2% (w) Si,4%(w)Al+1%(w)Si)的Al2 O3-ZrO2-C材料中进一步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2%的SiO2微粉,经配料、混练、成型、烘干后,在埋炭(煤焦炭)...
关键词:
Al2O3-ZrO2-C
,
SiO2微粉
,
三点弯曲试验
,
显微结构
,
孔径分布
金胜利
,
罗明
,
李亚伟
,
桑绍柏
,
李远兵
材料导报
耐火材料是一种典型的多相非均质材料,在成型或烧成等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裂纹、气孔等缺陷,理论上提高表面断裂能或降低抗张强度是提高材料抗热震稳定性的有效途径.现有研究表明,耐火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和骨料与基质之间的界面结构相互关联,在细观尺度上对材料界面结构进行设计和裁剪,已成 为当前耐...
关键词:
耐火材料
,
细观力学
,
界面结构
,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