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争
,
王敏杰
钢铁研究学报
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W18Cr4V高速钢循环深冷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与一次长时间深冷处理相比,多次循环深冷处理后马氏体轴比和碳含量明显下降,奥氏体含量进一步减少,有大量新的超细弥散碳化物颗粒沿马氏体孪晶带和位错线析出,表明高速钢多次循环深冷处理效果好于一次长时间深冷处理.
关键词:
高速钢
,
深冷处理
,
马氏体
,
残余奥氏体
,
碳化物
段春争
,
王敏杰
钢铁研究学报
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W18Cr4V高速钢循环深冷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与一次长时间深冷处理相比,多次循环深冷处理后马氏体轴比和碳含量明显下降,奥氏体含量进一步减少,有大量新的超细弥散碳化物颗粒沿马氏体孪晶带和位错线析出,表明高速钢多次循环深冷处理效果好于一次长时间深冷处理。
关键词:
高速钢;深冷处理;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
段春争
,
王敏杰
,
李士燕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6.01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W6Mo5Cr4V2高速钢循环深冷处理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深冷工艺参数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SEM和TEM观察循环深冷处理断口形貌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循环深冷处理工艺后,随着深冷次数的增加,力学性能明显提高,沿马氏体位错网析出大量超细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数量增多,尺寸和间距减小,与一次长时间深冷处理相比,循环深冷处理效果更好.
关键词:
深冷处理
,
高速钢
,
力学性能
,
微观组织
段春争
,
王敏杰
,
于海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揭示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屑形成以及刀具-切屑界面摩擦机理,对剪切区内剪切带及白层进行了微观观察和分析.利用光学显微镜,SEM,电子探针,TEM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高速切削淬硬钢锯齿状切屑剪切变形区内变质层的微细组织进行了观察,对变质层的微结构本质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锯齿状切屑锯齿之间的第一变形区存在绝热剪切带,由切屑基体到剪切带中心依次出现马氏体板条、沿剪切方向拉长并被位错分割的板条和等轴晶粒等不同的微结构特征;在切屑底部的第二变形区存在白层,其微结构显示了非晶组织特征.剪切带形成过程中没有相变发生,其形成是基于一种旋转式动态再结晶机制,白层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非晶转变和马氏体相变,形成机理属于相变机制.
关键词:
高速切削
,
变质层
,
绝热剪切带
,
再结晶,相变
聂黎行
,
王钢力
,
戴忠
,
林瑞超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001
采用Chiralpak IC手性柱(250 mm×4.6 mm,5 μm),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板蓝根中表告依春(R-告依春)和告依春(S-告依春)含量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0 ℃.在此优化条件下,表告依春和告依春分离度为3.4,检出限为2.0 mg/L,在0.02~2.0 g/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本方法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表告依春与其对映体告依春基线分离并测定,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表告依春(R-告依春)
,
告依春(S-告依春)
,
板蓝根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