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忠
,
王竹
,
段曦东
,
杜作娟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4.001
用先驱体转化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涡轮层状氮化硼(t-BN)涂层.用SEM,XRD,IR等测试手段对涂层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且测试了纤维的单丝拉伸强度.实验证明以硼酸为原料,利用先驱体转化法在碳纤维上成功地制备了连续且均匀的t-BN涂层;在氮气气氛中加入还原性气体,使得氮化硼涂层的热处理温度降低到400℃;碳纤维拉伸度基本得到保持.
关键词:
碳纤维
,
氮化硼
,
涂层
王超英
,
杜作娟
,
黄小忠
,
段曦东
,
李明愉
材料导报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膺势法对BeO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eO在-18.1eV、-15.4eV和-7.366eV价带区域存在p-s和p-p轨道杂化现象,解释了BeO分子能够稳定存在的部分原因;(2)Be原子与O原子形成共价成分,具有较高的共价键,其中共价键的比例为63.5%,离子键的比例为36.5%;(3)BeO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峰位于16.75eV左右,与态密度分布图中价带与导带对应的跃迁能量中有3个与吸收光谱中的峰值基本对应.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
第一性原理
,
平面膺势法
,
氧化铍
黄小忠
,
杜作娟
,
袁晓宁
,
王超英
,
段曦东
功能材料
以硝酸铁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O4/SiO2介孔组装纤维。当n(Fe)/n(Si)=0.13~0.23,n(H2O)/n(Si)=1.2~2.1时,溶胶体系的成纤性良好。利用TGA-DTA、IR光谱、XRD、SEM对介孔组装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介孔组装纤维表面光滑、致密,直径约为50μm,磁性颗粒约为50nm,镶嵌在无序凝胶网络的介孔中;SiO2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铁以Fe3O4结构存在。利用VSM考察了纤维的磁性能,结果表明Fe3O4/SiO2介孔组装纤维比饱和磁化强度(σs)达11A.m2/kg,呈现良好的软磁特性。
关键词:
介孔组装纤维
,
溶胶-凝胶法
,
磁性能
杜作娟
,
周丁
,
黄小忠
,
王超英
,
段曦东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6.017
采用化学包覆法,以氨水为沉淀剂,在碱性体系中制备了Fe(OH)3包覆T-ZnOw复合粉体,在600℃下通氢气还原获得了Fe/T-ZnOw包覆复合粉体.用XRD,SEM和EDX对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粉体存在金属铁相和T-ZnOw相,T-ZnOw四针保持完整,表面包覆完整,铁颗粒为球形,颗粒细小均匀,并T-ZnOw表层外有部分散落铁颗粒,颗粒粒径约为3 μm.用VSM分析测定粉体的磁饱和强度和矫顽力,分别为32.10 emu/g和140.5 Oe.
关键词:
复合粉体
,
化学包覆法
,
T-ZnOw
,
Fe
,
磁性能
段曦东
,
李文芳
,
周珊
,
杜作娟
,
王超英
,
黄小忠
功能材料
以氢氧化铍、硫酸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乙酰丙酮铍(Be(acac)2).用乙酰丙酮铍和聚碳硅烷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生成了树脂状的产物.反应中乙酰丙酮铍被消耗,生成产物熔点相对起始聚碳硅烷熔点升高.元素分析表明产物中含有铍元素,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产物分子量相对起始聚碳硅烷向增大的方向发生变化.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物中主要存在如下结构:Si(CH3)2—CH2—,—Si(CH3)·(H)—CH2—.核磁共振1H-NMR分析表明反应物中Si—H键被消耗.根据分析结果推测了反应机理,Si—H键的消耗在产物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实验与理论分析表明先驱体产物是一种含铍聚碳硅烷,可以命名为聚铍碳硅烷(PBeCS).在1200℃的高温处理下产物作为先驱体可以转化为碳化硅陶瓷,元素分析表明碳化硅陶瓷中含有铍,是含铍碳化硅陶瓷.
关键词:
铍
,
先驱体
,
聚铍碳硅烷
,
含铍碳化硅陶瓷
王礼鹏
,
赵永椿
,
张军营
,
姚斌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准东煤易着火、燃尽率高,是优良的动力用煤,但高水分、高碱金属含量特性导致其在锅炉燃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沾污结渣.系统采集燃用准东煤比例约为75%的新疆某电厂1#炉各部位灰渣样,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对灰渣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钠在烧结灰块中的沉积多于浮灰,整个烟气流程中,中温对流受热面(500~700℃)上的灰渣中钠含量最高;灰渣的矿物组成包括常见的强沾污性的硫酸钙,同时还含有钠长石、钠铁硫酸盐和钠钙铝硅酸盐.
关键词:
准东煤
,
沾污结渣
,
矿物质
,
钠
范军
,
朱介寿
,
江晓涛
,
吴朋
,
杨宜海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13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形变及高原内部物质向东运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和野外临时地震台站记录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研究。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厚度比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大10~20 km;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莫霍面处存在大幅度的垂向错断和变形。从青藏高原东缘到四川盆地,岩石圈与软流圈分界面(LAB)显示出深度逐步增加、410 km 间断面深度则有变浅的趋势。在地壳的下界面和 LAB 界面间以及 LAB 界面与410 km 间断面间也存在多条不连续的分层。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都有明显的低速层分布,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别,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低速层分布较为完整,而青藏高原东缘 LAB 界面下方的低速层分布中可见离散的高速块体分布。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深部结构的明显差异,体现了该地区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复杂性。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
接收函数
,
共转换点偏移叠加
,
岩石圈
,
软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