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广生
,
刘建刚
,
亓晻
,
吕阳成
,
汪家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2.011
在两相电泳的基础上,针对含乙酸稀溶液的处理提出了两相电解电渗的技术.利用饱和水的正丁醇为有机相,以AM203阴离子交换膜为介质,开展普通电解电渗和两相电解电渗的研究工作,考察了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流效率、浓缩比以及水的电渗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较普通的电解电渗技术和两相电解电渗技术在浓缩比、水的电渗量的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本实验范围内,在两相电解电渗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现水的电渗现象的发生,同样乙酸的回收率也可以达到100%.由此可以说明新的两相电解电渗技术对于环境稀溶液的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两相电解电渗
,
乙酸
,
回收
张卫东
,
朱慎林
,
骆广生
,
戴猷元
,
汪家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1.007
由于溶剂对中空纤维膜的溶胀,使得溶胀对传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以30%TBP(煤油)-苯酚~水为实验体系,在聚砜中空纤维膜器中系统地研究了溶胀性能对总传质系数、中空纤维膜厚度、内径以及壳程流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纤维膜在溶剂作用下发生溶胀后其膜厚度和膜的内径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中空纤维膜的长度会因此增大.由于溶胀的影响,造成中空纤维膜器壳程溶剂的流动偏离柱塞流模型,从而使计算值与实测值有一定偏差.
关键词:
溶胀
,
中空纤雏膜
,
萃取
,
传质
陈桂光
,
骆广生
,
杨雪瑞
,
孙怡文
,
汪家鼎
无机材料学报
以Ti(SO4)2为分散相,NH4HCO3为连续相,通过膜分散实现液液的微混合沉淀,从而制备纳米TiO2晶体颗粒.分别研究了两种反应物浓度和流量对制备的TiO2颗粒的影响,并利用XRD和TEM分别对所得颗粒的晶型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颗粒具有球形度高,粒径小,分布范围窄,且为锐钛矿结构的特点.TiO2的晶粒粒度和颗粒粒径随Ti(SO4)2和NH4HCO3浓度的上升,先有所上升再下降;随Ti(SO4)2流量的上升而下降;随NH4HCO3流量的上升而上升.微混合沉淀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控制颗粒粒径、且连续化沉淀制备TiO2超细颗粒的新方法.
关键词:
微混合沉淀
,
TiO2
,
ultra-fine
张卫东
,
朱慎林
,
骆广生
,
戴猷元
,
汪家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3.012
以30%TBP(煤油)为萃取剂,NaOH水溶液为反萃剂,对聚砜中空纤维封闭液膜萃取苯酚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膜器的壳程鼓入空气以期强化过程传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空封闭液膜萃取过程中总传质系数与料液相流速的1/3次方成正比.因为反应速度很快反萃相的传质阻力可以忽略.在鼓入空气的情况下,总传质系数较无气泡鼓入时明显增大.总传质系数仍与料液相流速的1/3次方成正比,而与反萃相的流速基本无关.气泡的鼓入不仅可使传质过程达到稳定的时间缩短,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传质过程.
关键词:
中空纤维封闭液膜
,
萃取
,
传质强化
陈桂光
,
骆广生
,
杨雪瑞
,
孙怡文
,
汪家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4.05.031
以Ti(SO4)2为分散相, NH4HCO3为连续相, 通过膜分散实现液液的微混合沉淀, 从而制备纳米TiO2晶体颗粒.分别研究了两种反应物浓度和流量对制备的TiO2颗粒的影响, 并利用XRD和TEM分别对所得颗粒的晶型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制得的颗粒具有球形度高, 粒径小, 分布范围窄, 且为锐钛矿结构的特点.TiO2的晶粒粒度和颗粒粒径随Ti(SO4)2和NH4HCO3浓度的上升, 先有所上升再下降; 随Ti(SO4)2流量的上升而下降; 随NH4HCO3流量的上升而上升.微混合沉淀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控制颗粒粒径、且连续化沉淀制备TiO2超细颗粒的新方法.
关键词:
微混合沉淀
,
TiO2
,
超细
严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现代家纺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如何使我国家纺设计尽快适应迅速发展的我国家纺行业,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该文从消费需求趋势、品牌演变趋势、渠道模式趋势、终端创新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家纺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家纺
,
发展
,
趋势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庞绪成
,
顾雪祥
,
唐菊兴
,
王乾
,
司荣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12.002
焦家金矿主蚀变带中的1,2号矿体实际上是分支复合的同一条工业矿体,受主断裂控制,主矿体的特别厚大部位往往是由3号脉与主矿体复合形成的,可作为生产中探寻3号脉的标志.矿床及矿田范围内,"羽状"构造体系控制了矿床及矿体的分布,建立了直观的"羽状"构造控矿勘查模型.
关键词:
羽状构造
,
成矿作用
,
勘查模型
,
焦家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