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生
,
曾俊
,
阮德礼
,
钟锋
,
潘才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端基为可水解硅氧烷的聚氨酯羧基离子体分散于水中,获得水基聚氨酯分散体。硅氧烷水解缩合形成高度交联的纳米级水基聚氨酯微凝胶(20 nm~250 nm)。此聚氨酯微凝胶成膜后采用水溶性环氧硅氧烷进一步交联,获得高性能有机涂层。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涂层的结构,在实验基础上论述了交联成膜机理。
关键词:
水基聚氨酯
,
微凝胶
,
环氧硅氧烷
,
交联
王文平
,
王斌
,
马祥梅
,
鲁道荣
,
潘才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以茏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核壳型POSS/PMMA复合粒子.通过FT-IR红外光谱仪和XPS光电子能谱证实复合粒子的合成,激光粒度仪测量复合粒子粒径(大小在50nm左右)及其分布,透射电子显...
关键词:
乳液聚合
,
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纳米复合材料
王武生
,
曾俊
,
阮德礼
,
钟锋
,
潘才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含有羧酸盐亲水基团,端基为可水解缩合的硅氧烷基的预聚体作为疏水物质如甲苯的分散剂获得内含疏水物质,预聚体为壳层的纳米胶囊.预聚体壳层中的硅氧烷经水解缩合形成交联.气相色谱测定水解醇浓度证明水解缩合在常温24 h内完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纳米胶囊的形态.
关键词:
纳米胶囊
,
硅氧烷
,
原位聚合
袁金颖
,
王延梅
,
潘才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α,α′-二溴代二甲苯为引发剂,CuB 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制备了双溴端基的分子量分布窄的聚苯乙烯(MWD=1.21 ).再以此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了分子 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窄的ABA型嵌段共聚物,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苯乙烯-b-聚甲基...
关键词:
活性聚合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嵌段共聚物
罗跃
,
周贤金
,
施建斌
,
冯学知
,
刘正疆
,
张琪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6.010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江苏泗洪县褶皱区的区域地质为背景,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和物化探等手段研究矿区构造.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控制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反映区域构造.宿迁市泗洪县潘赵庄铜镍矿区处于构造有利区,岩石化学特征对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较为有利...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
构造逐级控制
,
构造指示矿
,
靶区
,
泗洪县
吴国学
,
陈国华
,
任云生
,
吕志刚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9.003
通过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建立了乌拉嘎金矿床找矿标型.在张才沟矿化区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研究工作,确定出隐伏金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并实施了工程查证,钻孔70m深处见厚3m、平均品位20.4×10-6的矿体.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隐伏矿体
,
预测
,
查证
,
乌拉嘎金矿
,
张才沟矿化区